第300章 第四十二个故事(第2/3页)

不过这世间有一种家人觉得你瘦,那么你就的确瘦了的爱,所以不管是季言之也好,还是刘朔、林铭、章茂成三人都感受了来自于家人的殷切关怀。

“吾儿,瘦了黑了!” 刘朔、林铭、章茂成三人亲眷长辈异口同声的抹着眼泪感叹。

又白又胖的刘朔、林铭、章茂成三人直接……了,连反驳亲眷长辈的心思都没有了。

一旁和袁家长子袁书桁说着话的季言之见了这‘感人’一幕,不免眼中笑意更深。

“舅兄且放心好了!”季言之依然挂着温润如玉,安然如风的面具,好不光风霁月的说道:“状元之位,颜值虽说没有万全的把握,但是探花郎的美名却是非季言之莫属。”

季言之的话严格说起来是有点自傲的,但他本身就有自傲的资本。而袁家大公子袁书桁虽说是在御赐圣旨下达后才和季言之有所接触的,只寥寥几回,却也确定了季言之本身是有真材实料的。

要知道有大才者,通常都恃才傲物,因此袁书桁并没有觉得季言之话里透着自傲,原本觉得理所当然。

袁书桁笑着来了一句:“既然季言之这么有信心,那大兄回去后,便挑选适当的黄道吉日,让小妹早日出嫁,也好让言之如此的牵肠挂肚。”

袁书桁说这话本意在调侃,只是季言之本身是他能够调侃的人吗。即使他季言之外表再怎么看起来光风霁月宛若谪仙,本质还是那个腹黑,心眼比马蜂窝还多,却并不怎么喜欢用计谋,信奉简单粗暴收拾人的新世纪五好有为青年。

所以季言之根本就没有将这程度的调侃放在眼里,反而顺着袁书桁的话语就来了一句:“如此,那言之就谢谢大舅兄的成全了。”

袁书桁:“……不客气,其实大兄…也想和太子殿下称赞才智过人,乃是国之栋梁的言之成为一家人。”

季言之轻笑了起来:“太子殿下缪赞,言之只是一文弱书生罢了,哪能和当朝的能臣干吏相提并论!”

袁书桁也轻笑了起来:“怪不得家父总说读书人不好对付,多智近妖的读书人更加不好对付。得见言之,大兄方才明白这话是至理名言啊!”

“所以这是大兄跑去军营厮混的缘由所在?”

袁书桁点头:“或许是从了外祖家的特点吧。袁家虽是书香门第,但我自幼不喜欢舞文弄墨,反而喜欢舞枪弄棍,最后家父拗不过我,让我跟着入了外祖所在的军营。”

季言之:“听说未来二舅兄也是个不爱文事爱武装的少年郎?”

袁书桁再次点头:“对,所以自赐婚圣旨下达后,家父便时常感叹,以后袁家怕只有言之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了。”

这回季言之倒是没有说缪赞,不过却在袁书桁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准备先行回袁府的时候,托袁书桁这位大舅兄给袁淑婉带他亲手所做的小东西。

“这回又是什么?”袁书桁好奇的问。

“几枚红枫树叶制成的书签。”季言之淡笑着回答:“听说袁大小姐最近喜欢看些逗趣的话本子,所以我闲暇之余便做了几枚书签。”

“文人秉性,就是闲得发慌。”

袁书桁口中嫌弃,却小心翼翼的将装有几枚书签的小木盒子放好。

毕竟这可是铁板钉钉的未来妹夫托他给妹妹送的,要是因为他的不精心将小物件给丢了或者有所损伤,他家那越来越胳膊肘往外拐架势的好妹妹,一准会跟他使小性子,所以为了避免被袁父趁机教训他办事不牢靠,所以袁书桁只能加倍小心的将装有几枚书签的小木盒子放好,然后回府之后就直接给了袁淑婉。

袁淑婉俏脸染上了一抹红晕,不过倒也落落大方的收了小木盒子。

“听父亲说为期七日的科举考试是最折磨人的,很多学子一出考场几乎累得脱了人形,也不知季…季公子什么情况。”

“那家伙吃好喝好睡好,人看起来还胖了一圈呢!”袁书桁摇头晃脑的感叹道:“也不知道他那脑袋瓜子里到底想了什么?居然发明了什么火锅底料……”

“所以…这次季公子曾经感叹过的‘人丑就要多读书’的真实对照?”袁淑婉笑得好不狭促的道:“大哥以后你可得多读读书啊!”

袁书桁:“……”

小没良心的,不就是说了一两句季言之的坏话吗,就这样挤兑亲哥。啧,现在还没嫁过去呢,就这么胳膊肘往外拐,要是嫁过去了以后那还得了。

心情倍儿酸爽的袁书桁开始觉得妹妹嫁早了不好。

所以在袁淑婉兴高采烈的拿着红枫树叶制作而成的书签放书籍里的时候,袁书桁开始打定了主意想搞破坏。可惜并不是只他一人觉得季言之必榜上有名,在接到太子殿下传递的‘正德帝对季言之所做文章大加赞赏’的消息时,袁父便吩咐刘夫人开始挑看黄道吉日,最好赶在贴榜之日嫁女,来个双喜临门。

刘夫人也看好双喜临门的好彩头,所以对于袁父的提议毫无异议,干劲十足的领着大儿媳妇开始再一次钦点袁淑婉的嫁妆。

作为袁家长房嫡女,袁淑婉的嫁妆是从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刘夫人一点点备下的,里面不乏奇珍古玩以及上等的布匹木料,满满当当的加起来有七十六台。

这样的嫁妆在世家大族里算是不错了的,不过这赐婚圣旨下达后,却是有点不够看了。当今圣上添妆,太子添妆,宫里贵人们更是跟风添妆,然后文武百官,总之到了最后,袁淑婉的嫁妆台数已经超了一百台,而且这还是刘夫人眼瞅着‘情况不对’,把细软死命‘挤’的缘故。

就这样,原本盼着来个双喜临门的好彩头,结果硬是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出现了差错。袁淑婉前一日嫁给季言之,后一日便是张贴皇榜之日。

如此戏剧性,真的让刘夫人日后每每想起就惋惜不已,当初她早就记错了日子,让袁淑婉提前一日出嫁呢。

其实说起来,并不是刘夫人记错了日子,而是负责张贴皇榜的官员记错了张贴皇榜的日子。这是常有的事,毕竟阅卷这种事情,除了当今圣上负责钦点状元、探花以外,其余一甲、二甲进士皆是由主持科举的礼部官员们负责的,阅卷时间长或者时间短,完全看当届参加科举考试读书人的整体文化水平。

而这届,先是出了惹得朝野上下震动、甚至引发谋朝篡位的科举舞弊案,后来正德帝特赦重开恩科,允天下无辜含冤枉士子以文章学问自证清白,礼部的所有在职官员几乎将头想秃,才想出了历届最难的试题考卷。可以说,正式这份超难的试题考卷难住了天下大部分的读书人,可让礼部的所有在职官员们几乎多煎熬了几个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