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二十二个故事(第2/3页)

“小米粥,葱油饼外加一碟咸菜疙瘩……”

李子健也收了干活儿的家伙,却是摇头晃脑的感叹:“哎,真想再尝尝大列巴的滋味啊!”

抱着搪瓷缸,章晴晴见缝插针就吐了一句槽:“你不是嫌那玩意儿太甜,齁死人吗,现在怀恋,鬼才信你!”

“我说妹儿,有你这么当妹子的吗,一天不拆我台,心里头就不会爽快是不是!”李子健无奈的耸耸肩,转而问季言之:“季哥,你中午吃啥,要是怕麻烦,咱们就一起吃呗!”

“下次吧,我中午去老队长那儿吃,有事跟老队长商量。”

季言之也不是个喜欢跟人客气来客气去,不过今儿中午他是真的找老队长有事,而不是敷衍李子健,所以直接就拒绝了李子健的好意,并说了他之所以拒绝的原因。

李子健知道季言之没有说假话,便带着章晴晴往他们所住的小四合院走去。

季言之出了地,上了田埂,沿着村道儿,走到了老队长家。

老队长家的老婶子正在洗野菜,看到季言之来了,忙笑着道:“季知青来了啊!”

“婶子好!”

季言之打了招呼,并送出了自己准备的礼物,几块用油纸包着的大白兔奶糖。并不是季言之不想多送,而是这个年代就这样,物质匮乏,不管吃的用的,什么都是稀罕物儿,送几颗奶糖,看似珍贵却并不突兀……

“哎呦,登门就是,送什么礼啊,这多破费啊!”话虽这么说,但老婶子一边把季言之往屋子里领的时候,一边就把几颗大白兔奶糖给收了。

季言之道:“我一个大老爷们不喜欢吃甜的,给婶子家的驴蛋儿、狗蛋儿甜甜嘴儿也是好的!”

老婶子呵呵笑:“季知青就是心好!”

老婶子将季言之迎进了堂屋,便继续蹲到了院子的地沟旁开始淘洗野菜。

老队长窝在炕头上抽着旱烟子,看了一眼始终一副棺材脸,看不出任何情绪的季言之:“来啊,随意坐吧!”

季言之便落了座。

老队长不知怎么回事,在这首一批下乡知青中,感官最好的便是季言之。虽说老队长觉得季言之有点儿自恋,但这并不影响老队长对季言之的看法。所以遇到了事儿,老队长也没找几个生产队长商量,反而私下叫来了季言之,问问他的意见。

这一回,老队长找季言之说的是上级通知各村各队开办人民公社食堂的事。

老队长抽着旱烟子,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担忧的道:“后生啊,按说实现共产主义,一起上工一起吃饭的事儿,是好事,但俺这个老家伙的心里啊,可就是没有高兴的劲儿,俺听广播说全国各地都在放亩产水稻、小麦千斤以上的大卫星,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亩产五千、万斤以上。咱们这土地肥沃得冒油的红星生产大队都达不到亩产千斤,甚至要是有一半儿的产量,都要感谢老天爷赏脸,给个好脸色。这各地放的大卫星怕太多都是虚的吧!”

季言之有些诧异了,因为他没有想到老队长居然是各种浮夸风、大跃进之下的难得清醒人。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时候还没有研究出杂交水稻呢,现在种的农作物完完全全要靠天吃饭,季言之想到历史上浩浩荡荡开办,却只维持了三年的人民公社食堂,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老队长,这并不是你能决定的!上级领导怎么说,你作为村干部就只能怎么办!”

季言之想了想,见老队长又恢复抽旱烟子的决定,不免放缓了语气转而道:“老队长,这天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了,我今天割麦子的时候仔细查看了一番,发觉地里的泥土都有些干裂了,这天要是再干旱下去,怕是会收割小麦之后的耕种问题……”

红星生产大队的传统,会在小麦收割之后,种上一些大豆、花生、或者红薯。这是大队集体种的,除此之外,家有富余的社员们还会在家中自留地的边边角角种着芝麻啊,绿豆红豆之类的经济作物,更有甚者,还会种上棉花。

这一切都离不开水,黑土地肥沃,种什么东西都容易存活,但也离不开水的灌溉。

红星生产大队有山有水,不过那山除了像土包包的小丘陵外,便是连绵不绝、半隐藏在水雾中的大山。那水,除了一条发源地据说是长白山脉的河流外,还有山中蜿蜒流下聚集成溪,清澈清凉的溪流,前者的河流从红星生产大队的当门前经过,是用来灌溉良田的,后来的溪流则大多是村民用来饮用的,居住在这片富饶土地上的人们大多用打通了竹子整根一根一根的接回来,日常洗漱做饭都是用的这溪水。就连搬去村尾,距离大山最近的季言之,也学了队上人家的做法,将清澈冰凉的溪水用竹筒接了回来。

季言之的提醒,老队长算是放在了心上。接下来的抢收工作后,老队长和着二队、三队的队长通了气,宣布了开办人民公社食堂,让所有社员聚集在一起吃大锅饭的事。

在这个时代,能放开肚皮儿使劲吃是多么美妙的事,因此社员们全都兴奋起来,一点也没有体谅到老队长宣布这件事时隐藏的担忧。

人民公社食堂正式开办,由于老队长是个心有成算的人,所以红星生产大队并没有像其他生产大队、农场、农庄一样,顿顿都是大白米饭,随便社员村民们敞开了肚皮吃,吃不完倒掉的浪费行为在红星生产大队并没有发生,杂粮窝窝头,三合面做的馒头,外加小颗粒的渣子粥,一周一顿的大白米饭虽说管不了全饱,但至少八成饱是有的!

按说这样的‘抠门’,这样的精打细算,红星生产大队的社员们日子久了都会有微辞,但老队长是怎么一样个人,他有没有私心,整个红星生产大队的社员们都知道。老队长如此的行为,社员们没有微辞不说,那颗被广播里陆陆续续传出的全国各地放的超大卫星弄得火热无比的心开始冷却,那颗被晃荡得浆糊一片的大脑也开始运作,纷纷觉得亩产千斤、万斤的大卫星里面水份有点儿大?

“农作物真不可能达到千亩一斤?”

“滚,千亩一斤,我们都喝西北风啊!”章晴晴踹了语病严重的李子健,没好气的哼道:“是亩产千斤,都放了大卫星,全国通报了,应该没有假吧!”说道最后,章晴晴也不那么确定了,所以音量不知不觉的小了起来。

童瑶难得插言道:“我听婶子说过,各地开办的公社食堂,所有的社员们都敞开了肚皮儿吃,想来应该是有地方的粮食产量达到了亩产千斤!!!”

其他知青们纷纷附和,显然也认同亩产千斤万斤的大卫星是真的,不会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