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十四个故事(第2/3页)

到家时,谢氏正在做采买下人的工作!

陈娇娘跟在谢氏的身边,听谢氏细细的讲解怎么采买下人,什么样儿的下人又该安置在什么位置都是有道道儿的。谢氏说得认真,陈娇娘也听得认真……

季言之在拐角走廊处站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谢氏和陈娇娘之间的相处愈发的好,给了季言之一种谢氏是将陈娇娘当成闺女来养的感觉!

季言之看了一会儿,就在没有惊动任何的情况下,转身往他所在小院的书房走去!

书房里琳琅满目,放置的皆是各类书籍!

季言之从中随意的拿了一本,侧躺在塌上,细细的看了起来!

书是一本俗称画本子的闲书,一本关于贫寒书生和富家千金的闲书!

内容很老套,在季言之看来,就是张生与崔莺莺的翻版。

一样千金小姐身有婚约,却打着真爱的名义和旁人无媒苟合。

季言之越看越纳闷,好像他这世所看的话本子要么是穷书生和千金小姐的爱情姑娘,要么就是穷书生夜宿荒庙野地,然后有女鬼、狐狸精等物,为穷书生红袖添香……

这是书生们的意~淫呢还是意~淫,真以为所有的千金小姐都他妈眼瞎,好好的门当户对不要,好好的锦衣华服吞金咽玉的生活不要,非得为了爱情跟你过贫困的日子。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每个恋爱脑的富家千金小姐都有那个勇气扶贫的!

季言之看了一会儿话本子,便失了兴致。

他随手将话本子丢在塌上,然后起身,双手背于后的走到了院子里。

和着书房、正房相连的这处院子的面积并不小,之所以看起来小,不过是因为院子你并没有种花草,而是四角每一处都种了大树,靠近曲折回廊的那一截儿,种了一茬湘妃竹,葱葱绿绿,让看的人心情都会变得格外的好!

季言之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就有婆子来问晚膳是摆在正院,还是小院单独开…

“爷既然在家,晚膳自然摆在正院,以后这种事就不必拿来问爷了!”

婆子点头应是,便依着季言之的意思,回正院给谢氏回话!

谢氏听了便冲着伺候在一旁的陈娇娘道:“庆哥儿这么说,多半是想麻烦。娇娘你别瞧着庆哥儿少年老成,但其实人最为惫懒不过!”

陈娇娘脸蛋儿圆圆,是那种公认的有福气、圆若银盘的脸蛋儿。她一笑,圆圆的脸蛋上就浮现了两个小酒窝,人虽然还未长开,但是凭借那对儿小酒窝,陈娇娘就多了几分甜美!

陈娇娘笑得甜甜的道:“夫君其实还好,哪有母亲说的那么夸张…”

谢氏依然板着脸,语气却放缓和了不少:“娇娘不信,就好好瞧着,庆哥儿啊,准踩着点儿来正院用晚膳…”

身后伺候的丫鬟小婢们捂嘴笑成了一团儿,陈娇娘也笑,不过没那么夸张,而是捏着一柄女式折扇,半掩着嘴儿将笑意遮去,看起来格外的贤淑、端庄…

谢氏转而和陈娇娘说起了其他…

过了一会儿,谢氏便打住话茬,亲自去了厨房安排晚膳……

到了饭点,果真就如谢氏跟陈娇娘笑言的那样,季言之这本质惫懒的家伙果真踩着点儿跑来正院用膳!

谢氏失笑了一瞬,不过很给季言之面子,没在饭桌之上提起这事,而是说最近天气有些热了,西门达人胖,精神有些萎靡不振,便起了念头想到最近置办的庄子上住一段时间!

季言之想着自己最近估计要忙好一段时间,无暇顾及家人,家人想去庄子上住那就去住呗,所以便点头道:“庄子清静,父亲想去住就去住吧,”

西门达打了一个哈欠,慢吞吞的道:“不是我想去住,而是你娘她啊,不耐烦接待那些打着各种注意登门的夫人小姐们……”

季言之少年成名,诚然觉得他抢了他们位置的大臣们格外的看季言之不顺眼,但更多的却是觉得季言之是一块香饽饽。定了亲,未婚妻被早早的接到府上,被主母谢氏当成闺女来养又有什么。好多风流才子必不可少的便是红袖添香。嫡女,将季言之看作香饽饽的人家未必舍得,但是大把抓的庶女还是舍得的……

只不过任由他们百般算计,都算漏了一点。

才子,季言之承认是,

但是风流一词,季言之却不承认……

的确,经历的大多数世界季言之都会娶妻生子,但都是顺其自然,没有去刻意追求有人陪伴。

季言之的感情其实很淡漠的,很多时候的确谈不上爱,但不可否认,能让季言之下定决心共度一生,除了本身就是季言之取代的原主的原配外,季言之自身也是喜欢的。而这方水浒位面,季言之可以很负责任的讲,他对陈娇娘的感官是十分的好的!

季言之在想,这份好的感官放在别人的眼中,就是满意和喜欢了吧!

用过晚膳,季言之和着西门达聊了几句,便回了他所住的小院休息。

过了几日,天气越发炎热的情况下,西门达和谢氏便住到了位于郊外的庄子上。作为未来的准儿媳妇,陈娇娘自然也跟着一起去。顿时偌大的原端王府现西门府的住所,一下子又重新变得门庭若市!

季言之觉得这些见缝插针,想往自己身边塞女人的家伙们好烦,干脆就应宋徽宗所邀,暂时住到了宫里。于是接下来的日常就是,宋徽宗继续饮酒作乐,浪天浪地,季言之则每天忙忙忙,即忙着将军政权力全抓在手中,又忙着规划何时适合重启王安石变法!

崇宁四年四月,大宋西夏两国起了冲突,爆发宋夏战争。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的童贯主动请缨,愿领军前往边关抵御西夏入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季言之蓦然想起历史上童贯虽然有破西夏平方腊的功绩,但在宋夏战争中,害死身为西川名将的刘法,隐瞒失败反而报捷的行为,可是将好好的军政系统全给破坏了…

想起这事儿的季言之自然而然否决了童贯的请缨,直言表示宋徽宗离不开他的伺候,所以这种国家大事童贯就不必掺和了!

童贯能甘心这么难得的掌权机会从指间溜走吗,自然是极其不甘心的。只是相较于他,宋徽宗显然更相信季言之几乎全能。所以在季言之以他为借口否决了童贯,童贯不死心再次请缨之时,宋徽宗站在季言之这边道:“西门爱卿说得没错,童贯啊,自从杨戬去了后,朕身边就只剩你这么一个老人。你不留在朕身边伺候,朕心里会觉得不舒坦的,所以童贯你就留在朕的身边,好好的伺候朕如何?”

身为一国之君的宋徽宗都这么说了,童贯还能怎么样,总不能说与其伺候猫儿病特多的陛下,我更愿意上战场揽权吧。童贯真敢这么说的话,估计不用季言之动手,童贯就能被擅长打嘴炮儿的文官们喷死…即使没被喷死,说不得也会被季言之借机踩死…瞧瞧童贯绝望后,季言之又做了什么,他嫌童贯受到的打击还不够大似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