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冬又至(第2/3页)

听到这句话,北齐皇帝霍然抬起头来,眼眸里的那一丝柔顺早已化成了冷一般的平静。司理理赶紧在她的黑色大氅腰间系了一根金玉带。她向着殿外行去,脚步稳定,帝王气度展露十足。出了深殿,狼桃大人和何道人已经静候于外。

※※※

庆历十年,东夷城名义上归顺了南庆,天下大势眼看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然而秋初京都一场雨,便将这局势重新拉了回来。不论身处漩涡正中的范闲,当初是否真的有此深谋远虑,但至少眼下的东夷城,实际上处于他和大殿下的控制之中。

不得不说,四顾剑的遗命在这一刻,才真正发挥了最强大的效用。剑庐十三子,除云之澜出任东夷城主之外,其余的十二人以及那些孙辈的高手们,都集合在了范闲的麾下,再加上南庆大皇子率领的一万精兵,再加上陈萍萍留给范闲的四千黑骑,只要范闲和大皇子之间合作无碍,东夷城就已经再次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势力。

而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范闲和大皇子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不是那么容易破裂的,这一点在三年前的京都叛乱之中,已经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四顾剑死后的东夷城,依然保持了独立,想必这位大宗师死后的魂灵也会欣慰才是。

当然,能够达成眼下这种局面的关键,除了东夷城自身的实力之外,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庆历十年深秋里,北齐军方忽然发动的这一场秋季攻势。这一次的入境攻势,让北齐朝廷损失了不少力量和粮草,最终只是让上杉虎妙手偶得了那个犄角处的州城,看上去,北齐人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紧接着北齐全境发动,做出了全面南下的模样,逼得南庆全力备战,一场大战,似乎在明年春天就要爆发了。

而这,至少给了东夷城,给了范闲半年的缓冲时间。

不论那位女扮男装的北齐皇帝在司理理面前,如何掩饰自己的内心想法,口中只将北齐朝廷和子民们的利益摆在最前头,但她终究无法说服自己,她做的这一切,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南庆的那个男人,那个与她博弈数年,配合数年,斗争数年,最终一朝殿前欢,成为她第一也是唯一的那个男人。

……

……

大陆中北部战争的消息传到京都时,已入初冬,今年京都的天气有些反常,秋雨更加绵密,似乎将天空中的水分都挤落了下来,入冬之后,天空万里无云,只是一味的萧瑟寒冷,却没有雪。

没有监察院,抱月楼的情报毕竟都是些边角的消息,范闲并不清楚北方那场战役的真实内幕,但这并无法阻止他从中分析出接近真相的判断。与战豆豆预料的不一样,战事的爆发,并没有让范闲愤怒,因为他终究不是一位真的圣人,而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知道北方那位女皇帝在帮助自己,很难再去愤怒什么,他只是有些阴郁。

眉间那抹阴郁的原因很复杂,或许是他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办法影响北齐皇族的想法,就算捏住了对方最大的把柄,可是对方终究是一位君王,会有她自己的想法。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此事之后宫里的态度。

北齐入侵,再退,不收,备战,这连环四击,其实都是在替东夷城分担压力,但凡眼尖的大人物们都能看明白这一点,于是乎有些人也就清楚了范闲在此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了解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没有波及到庆国民间的议论,然而皇宫里的沉默,仍然让范闲有些始料未及。

那几位南庆大人物会震惊于范闲的影响力,震惊于他居然能够让北齐人出兵相助,比如前些天难得上府一次的柳国公,柳氏的父亲,在朝中沉默多年,却余威犹在的柳国公,那天夜里,语重心长地与范闲谈了整整一夜。

他是柳氏的亲生父亲,算起来也是范闲的祖辈,范闲这些年在京中对国公巷一直极为尊敬,这位国公虽然很少出府,但在关键时刻,从来都是站在范闲的一方,所以对于对方的教训,范闲虽然沉默,但并没有反驳。

身为庆国军人出身,柳国公有些震惊和惊恐于北方战事与范府之间隐隐的关系,只是事情无法挑明,所以老人家也只是上府来警告了范闲数句,提醒了数句。

连柳国公这种不问世事的人物都开始忌惮范闲可能会扮演的角色,宫里为什么还会如此平静?范闲不相信皇帝老子会被北方的异变震惊,更不相信,就算自己的北齐强援袒露在了皇帝老子的面前,皇帝老子就会生出些许忌惮。

陛下本来就需要一场战争,哪里会害怕北齐人的进犯。只是这种安静和沉默,委实有些不寻常。

……

……

寒气渐凝,京都的初雪终于飘了下来。冬月初,逢冬至,京都里各处民宅的大锅中开始煮着饺子,各处肆坊里杀羊的生意好到了极点,街巷每个角落里似乎都升腾着羊肉汤的美味。

在京都里沉默许久的和亲王府,今天正门大开,有贵客临门,然而依然无法热闹,因为来的人总不过是那几位。和亲王府外负责护卫的禁军,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各处的动静,如今这些禁军们的作用,更大程度是用来看守这座王府吧。

大皇子抗圣意不回京,这件事情并没有宣扬开去,只有朝中几位大臣知晓。一位领军在外的皇子,抗旨不遵,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极为大逆不道,只是为了朝廷和李氏皇族的颜面,在燕京大营方面无法进入东夷城的情况下,朝廷暂时保持着沉默,但没有人肯放松对和亲王府的看管。

范闲牵着淑宁的小手,满脸含笑走进了和亲王府,与王妃并排向着那座湖心的亭间走去。林婉儿一入府便被叶灵儿拉走了,这一对手帕交也不知道会去说些什么事情。

“小范大人还真是每有惊人之举。”和亲王妃粉脸无威,只是一味的恬淡,她如今也等若是个人质,常年阖府门不出,今日难得冬至,却将这几位京都里处境最微妙的年轻人请了过来。

范闲夫妻二人,叶灵儿,柔嘉郡主,加上和亲王妃和侧妃王曈儿,这已经是庆国皇室里大部分的人,除了深宫里的三皇子之外,李氏皇族的年轻一辈,都已经聚集到了王府,偏生这些年轻人如今的处境都很不妙。

“大公主说笑了。”范闲和声应道:“若说的是沧州城外的事情,我想您应该比我更清楚,北方那位小皇帝陛下,可不是我能使动的角色。”

王妃用一种复杂的神情看着他,幽幽说道:“正因为我知道皇弟他的性子,所以我才不明白,你是怎么能够说动他出兵助你。”

“我想这件事情不用提了。”范闲笑着应道:“至少对远在东夷城的大殿下是好事……只是王妃你如今一个人在京都,若有什么不便之事,请对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