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3/3页)

三皇子需要一个榜样,所以从江南行开始,范闲便把自己树立成对方心中的榜样,因为他是诗仙,他是强者,他是权臣,他是老三的救命恩人,而在庆国大部分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好人。

范闲希望将来庆国的皇帝也是一个好人,就像……太子那样?

“先生……听说父皇……”李承平有些畏缩地看着范闲。

范闲笑了起来:“神庙在上,陛下自有天命护身,那些宵小之辈,自然伤他不得。”

“噢。”李承平的脸上也浮出了一丝喜色,虽然他知道如果父皇死了,自己会在先生和大哥的护持下成为庆国的下一任皇帝,可他毕竟还只是一位少年,心思没有这般狠厉。

范闲状似不在意,却细细留心着李承平瞳子里的情绪变化,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

“日后大概陛下会经常让殿下来御书房旁听。”范闲说完这句话后怔了怔,缓缓开口说道:“殿下先熟悉一下地方。”

三皇子来过御书房,也知道太子哥哥,二哥,大哥,甚至是先生,往常在朝会散后,都会在御书房内旁听父皇和大臣们议事,只是今日之后,这座御书房恐怕会空上不少。

“有很多话,大概没有人敢当面对殿下说。”范闲思忖片刻后,平静说道:“但我必须和你说一下。”

皇帝陛下马上就要回来了,范闲要对老三做出自己的交代,因为他清楚,这孩子心思其实细腻无比,所以先前他一直用殿下称呼对方,此刻却是直称你。

“大殿下天性好武,日后终究是要派往边关驻守。”范闲面色微沉,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着陛下日后的安排,“他天性直棱,绝不会主动做出任何有伤兄弟情谊的事情,这点你要放心,不要多疑。”

三皇子的手颤抖了一下,看着先生的脸,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要说这个。

“至于我,我将来总是要走的,这天下如此之大,我总要去海角天涯看上一眼才算不虚此生。”范闲微微笑了起来,“所以你也不要疑我,即便你长大后……也不要疑我。”

三皇子张大着嘴,不知为何感觉到一丝害怕。

“这不是身为臣子该说的话。”范闲敛了笑容,平静说道:“但我想说给你听。此生二十年,我已经厌倦了彼此之间猜测试探心意,不管你日后长大了还信不信这句话,但请你记住这句话。”

如他所言,这种话已然犯了天子家的大忌,更遑论是一位臣子口中说出,然而范闲偏生这般平静地说了,说得如此自然。李承平怔怔看着先生那张本来英秀无比,今日却有些憔悴的面容,下意识里点了点头。

……

……

三天了,京都已经平定,三骑再次入京,向天下宣告了陛下祭天归来的消息。惊魂未定的京都百姓们欢喜雀跃,站在皇城之上的范闲却不知道他们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后,还在高兴什么。

皇帝陛下预定归京的时间迟了三天,在这三天中,定州军的军情通报绵绵不断地通过军方和监察院的渠道往京中送来,范闲过足了监国的瘾,两只手拿着陛下行玺胡乱盖着。

这一天,消息终于传来。范闲带着三皇子,与大皇子一道,连同幸存下来的保皇派老臣们,行过犹有兵刀之迹的街道,走出正阳门外,于十里外之地停驻。

数千人密密麻麻地跪下,官道上根本站不下,很多人都直接跪在了道路两旁的麦田里。此时秋收未到,金黄麦穗撑过了战马的践踏,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于微风中两方摇摆。无数人的心情有如麦穗一般摆动激荡,守望着远方行来的明黄御驾。

范闲把目光从麦田里收回来,微笑看着身旁紧张喜悦的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