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祝您飞黄腾达(第2/3页)

这时候皇帝才表露出了一丝诧异:“噢?你居然替他求情?”他旋即哈哈笑了起来,说道:“这孩子,看来人缘比我想像的要好很多。”

皇帝看着小太监那张大花脸,笑骂道:“滚出去吧,此事范闲早就奏过朕了,如果不是朕喜欢你有些小机灵,他早就一刀将你给宰咯,你居然还替他求情。”

“啊?”洪竹脸色震惊之中夹着尴尬与窘迫,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还不滚?”

“是,陛下。”洪竹哭丧着脸,心里却是高兴的不得了,也不起身,就这样爬出了御书房,至于是要被赶到皇后宫里去当首领太监,还是别的出路,此时已经不在意了。

……

……

出了御书房,跑到偏厢里,洪竹才平伏了急喘的呼吸,才感觉到背后的冷汗是如此的冰凉。接过一块毛巾,胡乱擦了下脸上的泪痕汗迹与灰尘,烦躁地将手下人全赶了出去,直到自己一人坐在房间时,才开始后怕无比。

“小范大人说的对,这世上本就没有能瞒过陛下的事情。”小太监心有余悸想着:“陛下允你贪,你就能贪,所以不如干脆把事情都做在明面上。”

此时此刻,他对于范闲的佩服已经深植骨内,而在佩服之外,他对于范闲更多了许多感激与感恩。对方就能猜到陛下根本不在乎身边的小太监贪钱,这只是小范大人聪慧过人,而小范大人用这件事情,瞒过最要命的那件事情,这才是关键,日后与小范大人走的近些,陛下也不会生疑了。

想到那件事情,小太监洪竹的眼睛就眯了起来,说不出的感激,只是马上要被调离御书房,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帮到小范大人。

※※※

离宫的马车中,范闲半闭着眼在养神,高达与两名虎卫被他支到了车下,车中是苏文茂。他闭目想着,虽然自己也不能判断启年小组当中,有没有宫里的眼线,但是自己是撞着王启年,又由王启年去拣了这么些不得志的监察院官员到身边,对于自己而言,最能信任地便是这批人,自己要做事,便只有相信他们。

“颍州的事情有没有尾巴?”他皱着眉头问道。

苏文茂此时没有赶车,小心地听了听车外的动静,才轻声说道:“大人放心,颍州知州下狱后就病死了,没有走院里的路子,用的您的药,仵作查不出来。”

范闲点点头:“如果能够确认安全,那位知州的家人就不要动,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苏文茂点点头,知道提司大人是叮嘱自己保密,对于这种阴私事,提司大人信任自己去做,这说明自己终于成功地成为大人的心腹。

但身为心腹,他自然要为范闲考虑,对于此事,他内心深处依然十分不赞同。暗中杀死一名大知州,正四品的官员,监察院建院之后这么多年,也极少出现这种事情。将来不出事则罢,一旦出事,整个监察院都要倒霉——更何况那位知州并无派系,是位纯然的天子门生。

似乎猜到苏文茂在想什么,范闲冷笑道:“那位知州草菅人命,霸占乡民家产,更与盗匪同路。屠村灭族,本官只取他一条人命,已算便宜了他。”

苏文茂关切说道:“大人,话虽如此,但毕竟一直没有拿着实据,抓获的山贼嘴巴咬的极紧,硬是不肯指证那名知州。”

“废话。”范闲说道,“如果能拿着证据,我何苦用这种手段。”

苏文茂不赞同地摇头道:“终究还是太冒险。至不济大人写折子上中书,甚至跳过门下中书,直接面禀陛下。虽说无实据,但陛下瞧在大人的面子上,也会将那名知州拿了。”

范闲笑了笑,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那名知州的事情,是一定不能让陛下知道的。他闭上了双眼,悠然养神,脑中却在快速地旋转——之所以要对付离京都甚远的那名知州,是因为自己要卖小太监洪竹一个人情,一个天大的人情,一个洪竹将来一想起就必须要还的人情。

如今在御书房做事的小太监洪竹是颍州人,原姓陈。被范闲整死的那名知州当年还是知县的时候,曾经因为某处山产,强行夺走了陈氏家族中的家业,偏生陈氏家族里很出了两名秀才,自然不依,翻山跃岭,跨府过州的打官司,更是声称要将这官司打到京都去。

那名知县惊恐之下,狠下杀手,半夜里勾结着山贼,硬生生将陈氏大族给灭了门!

那一夜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而洪竹与自己的兄弟当时还是小孩子,在山上玩耍后忘了回家,也算是命大,侥幸逃脱这樁惨事。兄弟二人也算聪明,连夜就翻山,一路乞讨到了山东路,再也不敢去衙门告状,只是艰苦万分地在人间挣扎活着。终有一日,兄弟二人熬不下去了,陈小弟,也就是如今的洪竹便练了神功,裆中带血投了宫中。

……

……

入宫之后,陈小弟畏畏缩缩做人,被年长的太监欺负,被该死的老宫女掐屁股,屈辱之下更生恐惧,连自己的姓氏都不敢说。

凑巧有一日,陈小弟挑水路过含光殿偏道,遇着了洪老太监在屋外睡觉养神,老太监身上只穿着许多年前的旧衣,没有穿宫衣,陈小弟没认出对方的身份来,看着那老太监靠着把破竹椅,脸边几只乌蝇飞着,便觉着这老太监怎么这般可怜?

同是天涯沦落人,陈小弟此人却还有些热心肠,寻思自己左右无事,便回屋拿了把破蒲扇,开始为洪太监打扇赶蝇。

等洪老太监醒来后,并没有如同话本里常见的场景那般,传小太监陈小弟无上神功,收他为小弟,在宫里横着走,四处吃香喝辣的。不过一扇之恩,洪老太监知道小太监没有姓氏,便只赠了他一个字。

洪。

又因为当时老太监正躺在竹椅之上,就随口让他叫竹,这,便是后来当红大太监洪竹姓名的来历。

……

……

从那天之后,洪老太监再也没有管过洪竹死活,连话都没有再说过一句,即便洪竹到御书房后,寻着法子想巴结洪老太监,那老太监也都不再理会。

但小太监毕竟有了名字,姓洪名竹。洪姓,在宫中就代表着不一般,而且洪老公公没有表示反对,渐渐的,开始有人传说,洪竹是洪老太监新收的干孙子,于是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相反还要巴结着他,有什么轻松体面的活儿求着让他去做。

洪竹人又机灵,经历了童年惨事,心性也极沉稳,眼前又有这么多机会,加上老戴失势,宫中人事几番轮转,竟让这小太监福气大旺,直接进入了御书房,开始在陛下身边做事。

这,便是所谓机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