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宫中奏章惊风雨(第2/2页)

陈萍萍的反应很简单,他直接写了一个手令,将自己统辖全院的权限暂时下放到范闲身上,也就是说,在陈萍萍收回这个命令之前,范闲可以名正言顺地调动监察院这个庞大而恐怖机构的所有力量。

而御书房内,那位庆国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看着案上的报告,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陛下的心里,很欣慰于范闲这些天的所作所为。既然这天下的官民们都认为监察院是自己的一条狗,那这只狗就一定要有咬人的勇气与狠气,却又不能逢人就咬。让范闲去做牵狗的人,就是想看一下他的能力究竟如何。

在九个月前与陈萍萍的那次谈话之后,皇帝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也默认了范闲接掌监察院的事实,日后总要让那孩子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世——身为天子的血脉,却由于出身问题,永远无法坐上龙椅——想来那孩子也会很满意这种安排。

当然,这位皇帝陛下更欣赏今天下午范闲与言冰云的那番谈话,谈话之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情怀,实在像极了当年的那个女子……皇帝清瘦的脸上闪过一丝欣慰的笑容。虽然那个小家伙言语里对自己有些不敬,但可以捉摸的到那些言语下对自己的忠心。

他看了一眼身前的太监,微笑说道:“洪四痒,你看这……范闲如何?”

洪太监微微佝身,苍老的脸上没有一丝情绪上的波动:“过伪。”

皇帝皱了皱眉头,没有说什么,心里却在想着范闲有没有可能是在演戏给自己看,不过听说老五一直在南方,京中应该没有人能察觉到自己的安排才对。

“陛下,应该怎么处理?”洪老太监问的,自然是二殿下与长公主的事情。

皇帝冷漠地摇了摇头:“戏还没有开演,怎么能这么快就停止?”

这位庆国的陛下也一直头痛于国库的空虚,虽然一直对于信阳方面有所怀疑,但却没有抓到什么实据,而且碍于太后的身体,一向讲究忠孝之道的皇帝,也不可能凶猛地去掀开这幕下的一切,毕竟李云睿对庆国是功大于过,毕竟老二是他的亲生儿子。

直至今日,他才真正地相信了陈萍萍的话,有些事情,年轻人虽然会显得有些鲁莽,但也会表现出足够的能力和魄力。不说范闲,就是那位叫做言冰云的年轻官员,似乎自己当初也是没有投予足够的重视。

宫女们点亮烛台,退了出去,御书房内一片安静。皇帝静静地等着范闲的奏章,如果范闲真的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并且甘心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做一位孤臣,那么最迟今天夜里,他应该将查到的情报,送到自己的桌上来。

而如果范闲真的依了言冰云的意思,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皇帝皱了皱眉头,就算范闲是从朝廷的稳定考虑,也是身为天子不能允许的欺瞒。

……

……

吱呀一声,御书房的门打开了,一名太监捧着两盒奏章走了进来。皇帝向来勤勉,批阅奏章要持续到深夜,这已经成了皇宫中的定规。

皇帝面色不变,但心里却在等待着什么,等他看见最下方那个密奏盒子时,唇角才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容。

他打开监察院的专线密奏盒子,开始仔细地观看范闲进入官场以来写的第一篇奏章,密奏。

许久之后,他将这篇奏章放到烛火上烧了,轻轻咳了两声,提起朱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两个字,封回了密奏盒中。

其实在他的心里,这封可能改变很多人命运的奏章,根本不算什么事,在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的路上,这位皇帝陛下已经看透了许多事情,与很多势力包括范闲暗中猜测的不同,他根本不在乎下面的儿子和妹妹会怎么闹腾,因为谁都无法真正地了解到,这位帝王的雄心与自信。

但对于范闲的表现,皇帝十分满意,因为他清楚范闲并不是站在东宫的立场上打击二皇子。

所以当这位心怀安慰的帝王开始批阅起后面的奏章后,清瘦的脸上顿时显露出无比的怒气和鄙夷。

都察院御史集体弹劾监察院提司兼一处头目范闲营私舞弊,私受贿赂,骄横枉法!

一张张奏章,就像一双双挑衅的目光,盯着皇帝陛下阴沉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