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清河郡到了(第2/2页)

……

……

清河郡诸大姓,绵延数千年,甚至长于大唐国祚,向来极受世人尊敬,除了钟姓,其余诸姓并不居住在阳关城内,而是居住在富春江畔的庄园里,富春江两岸名园处处,默然证明着这些门阀的底蕴与势力。

举世公认,清河郡诸姓以汝阳崔氏为首。

崔氏起于汝阳州。

千年之前,大唐立国之初,便是崔氏不顾别的门阀反对,坚决倒向长安城,同意清河郡并入唐境——虽说更多是迫于大唐太祖皇帝的恐怖压力,但崔氏的坚持在事后被证明极为英明——清河郡诸姓不止生存了下来,并且获得了太祖皇帝的好感,争取到了很多便利,而其余敢于无视太祖皇帝的那些所谓千世之家,最终都落了个家破人亡传承断续的悲惨下场。

在随后的历史当中,崔氏一共为大唐贡献了五位皇后,换句话说,如今长安城皇宫里的皇帝陛下,身上肯定也有崔姓的血脉,除此之外,更令人感到敬畏的是,崔氏还为西陵神殿贡献了两位大神官。

如今的崔氏门阀依然强大而高不可攀,即将度过自己一百个年头的崔老太公,曾经做过一任宰相。在皇室和文武朝臣们的刻意压制下,清河郡诸姓出身的官员,居然能够做到文臣第一人,这可是近三百年来的头一遭,仅凭这一点,便可以想像这位崔老太公是何等要的人物。

很多年前,崔老太公便在宰相位置上归老,其后他的二儿子做过一任吏部侍郎,如今已辞官,在富春江的庄园终日悠游,还留在长安城朝廷里做官的已经是崔氏的第三代长孙,也已经做到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如此人物的百岁大寿自然担得起陛下亲笔道贺,担得起礼部侍郎亲自前来,甚至朝堂上很多官员都在猜测,如果不是为了执行继定的国策,或许陛下的恩赏应该还要更重一些才对。

如今红袖招可能触怒的,便是这样的一个超级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