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郑氏子弟(第2/3页)

“呵呵,呵呵……”崔象一阵不以为然的笑声打断了郑好的慷慨陈辞,他用手一指屏风之上的画说道,“郑通判可知此画是何人在何时所画?”

夏祥方才一进门就留意到了屏风之上的图画,当时还微微惊奇,竟是渊明归隐图。不过和曹家的渊明归隐图并非出自同一人之手。

郑好凝视渊明归隐图片刻,摇头说道:“不知。”

“此画是三王爷在三年前所画。”崔象右手捻须,晒然一笑,“当时候相公正在力推新法,皇上春秋正盛,三王爷却画了一副归隐图,送与本官的时候,他叹息说道,与其浑浑噩噩人在朝堂,不如明明白白归隐田园。以三王爷之尊,也有了归隐之心,可见朝堂险恶,世事艰难,只凭一腔书生意气,早晚会碰得头破血流。”

“那又怎样?”郑好依然不为所动,“下官身为真定府通判,不能容忍真定之内有如此冤案,本官定当竭尽全力查明幕后真凶。”

崔象干笑一声,并不接话,却转头问夏祥:“夏县尊也是要一查到底么?”

郑好一双眼睛期盼而又满怀希望地看向了夏祥,夏祥沉吟片刻,摇头一笑:“此事本官说了不算,郑通判说了也不算……”

“谁说了算?”郑好按捺不住,马上问出了口。

“董断说了算。”夏祥轻巧地将皮球踢到了董断脚下,反正董断也不在场,“若是杀了付科,董断觉得大仇得报大冤得雪,本官也就不再追查下去。若是董断不依不饶,非要让幕后真凶也一并伏法,本官也不能不顾民情就此结案。”

崔象心中一跳,好一个夏祥,他自己本想追查下去,却拿董断说事,让人无话可说,此子虽然年轻,却深谙官场之道,且很善于以退为进,是一个难得的奇才。怪不得在科场之上,凭一介白衣之身就扳倒了文昌举,让三王爷折损了一员大将。

许和光心中着急,他今日一早得知了一些消息,知道付科一案不能再追查下去,才提前暗中告知崔象,让崔象压下夏祥想要继续追查下去的想法。不想意外遇到了郑好,郑好鼎力支持继续追查不说,夏祥也是态度含糊,分明也是想一查到底。

真要查到了幕后真凶,夏祥是玩火**,他也可能会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不定还要连累崔象,如此严重的后果,他必须阻止夏祥不知天高地厚的所谓为民请命。

“夏县尊,此事万万不可意气用事……”许和光悄然朝崔象使了一个眼色,继续说道,“董断只是一介平民,他哪里知道事情的轻重深浅,朝廷命官办案,怎能听从于董断一个无知小民?”

崔象却并不理会许和光的眼神,慢条斯理地说道:“夏县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桩命案和治理一县相比,孰轻孰重,要分得清楚。”

“下官分得清楚。”夏祥恭敬地回应地一句,见郑好还是一脸愤愤不平之色,忽然笑了,“郑通判不必过于气愤此事,付科只是随口一说他的幕后还另有他人指使,但是否真有其人,还不好说。”

郑好脸色一变:“夏县尊是想以此借口敷衍过去,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夏祥心中暗叹一声,郑好怎么就这么计较表面上的一时得失?他又不好明说,正想着怎样回答时,忽然有人来报徐望山和马清源来访。

夏祥起身:“崔府尊有客人前来,下官就此告辞。”

“夏县尊留下便是,中午在府中吃个便饭。”崔象朝管家微一点头,管家会意,转身出去迎接。

片刻之后,徐望山和马清源进来,二人见夏祥也在,先是一愣,随后相视一笑。分别见礼之后,二人坐在了下首。

“崔府尊、夏县尊,今日我二人前来拜访,是为了真定上千名商人和十余万百姓,恳请府县废除新法!”徐望山起身,深鞠一躬,言语恳切,眼中流露出无限期待之意。

马清源也起身施礼:“恳请府县废除新法!”

崔象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你二人如此反对新法,无非是因为粮仓和种粮,不如这样,你二人的粮仓和种粮,本官让他人接手,如何?”

夏祥不由暗笑,崔象果然是为官多年的老人,深知避重就轻之道,只轻轻一拔弄,就让徐马二人的着力点没有了。

“夏县尊……”徐望山眼巴巴地看着夏祥,想让夏祥当着崔象之面表态。

夏祥也不生气,他还真有话要说:“废除新法一事,事关重大,不能儿戏。本官也赞同崔府尊所说,你二人的粮仓和种粮,让他人接手了便是。”

徐望山和马清源对视一眼,二人想笑却没有笑出来,过了少许,马清源上前半步说道:“不只是粮仓和种粮的问题,实在是新法为害百姓,我二人不忍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才向崔府尊和夏县尊请求废除新法。长此下去,真定城外将会哀鸿遍野。”

“马员外危言耸听了。”崔象丝毫不为所动,轻描淡写地笑了笑,“本官前日出城游玩,城外景色优美,百姓安居乐业,哪里有百姓流离失所?哪里有哀鸿遍野?一片盛世景象,正是皇上的文治武功和候相公的新法,才有了如此太平气象。”

“崔府尊……”徐望山还想再说什么,夏祥却笑了一声,打断了徐望山的话。

“徐员外,既然崔府尊说了,你照办就是了。”夏祥朝徐望山投去了意味深长的一瞥,又冲崔象说道,“不知粮仓和种粮事宜交由何人接手?崔府尊可是已有了人选?”

粮仓和种粮事宜是真定县管辖范围之事,崔象才不会贸然插手,否则有越位之嫌,他摇头一笑:“夏县尊莫要偷懒,你的分内之事,本官可不管替你分担,呵呵。”却又口风一转,“本官只是觉得柳长亭和谢华盖还不错,为人可靠,又有为官府分忧之心……”

徐望山和马清源二人一听柳谢的名字,脸色为之一变。郑好却是一脸茫然,不知崔象为何要将粮食和种粮生意转给二人。

果然是柳长亭和谢华盖,在崔象提出让别人接手徐望山和马清源的粮仓和种粮生意时,夏祥当即就想到了柳谢二人。现在亲耳听到崔象提到二人,知道柳谢二人在真定隐身多年的布局接近完成,现在要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