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3/3页)

罗江一直到晚饭之后才回家,顶着一脑袋的灰泥,像个刚从脚手架上爬下来的辛苦的农民工。

“吃过饭了吗?”罗想农关心地问他。

“吃过了,跟朋友一块儿。盒饭,简单。”他笑呵呵的,显然情绪很好。

他就着院子里的水龙头,哗啦哗啦地洗头,洗脸,动作迅急,弄得水花四溅。罗想农帮他拿来了毛巾,他不客气地接过去,用劲地胡撸着脑袋,把面孔擦得发红。

“伯父,你放心,一切都妥了,高科技监控,就等水落石出。”他明白罗想农站在旁边等待的是什么,主动把答案说出来。

“真的不是非法手段?”

“擦边球。”他眨了眨眼睛。

罗想农叹口气:“我真觉得很落伍。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我已经完全看不懂。”

罗江走到他身后,两手扳住他的肩膀,笑嘻嘻地推他进屋。“不准说这样灭自己威风的话呀,奶奶不在了,你就是我们这个家庭的掌舵人呢。”

原来年轻人拎过来的箱子里装着一套高科技的监视器材,下午他们乔装成袁清白的客户,大摇大摆在厂区各处走了一趟,确定了歹人有可能作案的地点,等工人们下了班,马上潜进车间去,登高爬下安装好了几个针孔探头,开动红外装置,联接上电脑,两个私家侦探随便在工厂附近找个旅馆住下来,便开始了他们瓮中捉鳖的过程。

“如果作案的人不存在,这只是你袁叔叔的猜测呢?如果真的是食品车间卫生条件太差,老鼠横行,或者还有更坏的情况呢?作为公司法人,他当然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企业有问题。”罗想农对乡村企业家的发家历史有根深蒂固的看法。

罗江回答:“我们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事实的认证上。伯父你想想,如果不是人为作案,怎么可能在香肠里发现一条完整的老鼠尾巴?这也太有戏剧性了吧?”

停了一下,他又补充说:“即便没抓到作案的人,好歹也排除了袁叔叔的怀疑,接下来他就可以从自身找原因,也是好事。”

“抓不到作案的人,你的朋友不是白来了?”

罗江哈哈笑:“什么叫‘白来’?干活儿拿钱啊!”

罗想农明白了,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接手的不过就是“一单生意”,要兢兢业业完成的只是一个“做”的过程,结果如何,跟他们是毫不相干的。

不过呢,细想起来,要熬夜,要吃盒饭方便面,要寸步不离地守着电脑,把两只眼睛瞪成两颗核桃,也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活儿。古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说的就是吃这碗饭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