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敦煌(第2/2页)



王玥背景单纯,能力出众,将星海广场的裙楼交给她,总比拿给金辉的那些人要好。最重要的,是苏灿给他推荐的人选。对于苏灿,在王薄来说早已经是忘年之交,甚至他的很多看法思想,连他这个市委书记都为其所动。

王薄点点头,“对于商城,我要看到有不断稳定更新的地区,要求对未来城市中心新商圈具备贡献价值,我可以和你们签订5年的租期合同,一年的租金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大概在一百八十五万左右。我会给你们一些返租的政策,当然,也不能超出范围。”

王玥点点头,“按照正规程序走就行了。”

随即和苏灿对视了一眼,苏灿同样点头道,“市政掌握完全控股权,负责内部普通装修,一年一百八十五万,这个钱给的不亏。”

接下来王薄再和王玥谈了一些细节问题,就点点头,“我会和经贸委商务局那边打个招呼,你们要尽快给出方案,和他们那边对接,计划书上面的东西,就尽快排上曰程吧,这可不是纸上谈兵啊!”

从王薄处出来,王玥知道接下来将正式进入忙碌的阶段中了。

看着对自己信心十足的王玥,苏灿其实心里面十分没底,蜀山连锁这半年里总利润是两百万,而目前户头上共有四百万,其余的钱都是苏灿通过王玥在这半年里逐步将那笔来自刘成的赃款转入的。

商城一年的租金是一百八十万,相当于蜀山连锁这半年白干,就为了付这商城的租金了,要支撑起商城,还需要有将近一百万的流动资金,包括了招聘人手,办公设施,商场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开销。

苏灿着实很心虚,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亲自经营商城,这也是蜀山连锁的必经之路,毕竟夏海市的零售市场有限,再继续开店下去,最终会达到瓶颈,要继续开发夏海市市场潜力,就要趁着夏海市这招商引资的一波热潮走向百货商城的路线,真正的建立起迈入更高层空间的商业模式。

而这偏偏十分检验年纪轻轻的蜀山对这一切的处理管理运作能力,相比起来,他们的业态还是十分落后的,但是落后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苏灿对蜀山连锁储备干部的洗脑中,已经成功的让他们看清楚了传统百货业的弊端,瓶颈,对新兴的mall模式大有想法。

虽然缺少经验,虽然成熟的管理模式,但是他们有唯一的优势,就是要真正做出夏海第一家大型商城的激情和决心。

商城的名字,众人一直商讨了很久,都没能给出些结论,有人干脆说就用“蜀山”这个品牌,还有人提出各种名字,“华盛”,“夏海商贸”,“茂旺中心”,等等层出不穷。

不过最终还是由得苏灿拍板,命名为“敦煌”。

百货如今被称之为没落帝国,敦煌又代表着一个历经汉风唐雨辉煌灿烂的时代,商城谓之敦煌,亦有在夏海市重塑零售业这个帝国的潜在含义。

这表现了苏灿一个很大的野心和胃口,这让周邵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派系振奋莫名,仿佛看到了一种在前面招手的梦想,这就是他肯毕业后放弃优异条件,返回夏海市发展的最大理由。

不过外界的省外企业商铺要进驻夏海,也并不是完全盲目的,这就是一个双选的过程,人家也在观察,研究地理人文,当地政策,如何将知名品牌留在商城,提升敦煌的档次,影响力,这波招商难度有点大,苏灿乃至于他的团队,不一定能吃得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