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番外:桥(第2/5页)

再后来,我听大人们聊天说,那一次爷爷的棺材位被人动过了,会旺老小家,也就是我阿爸,八个子女中我阿爸能得到爷爷最多的庇护。

我家的老房子所在的那一片总共有三户人家:我家、四伯伯家和五伯伯家。我们三家呈一个品字形,我家在最上面,两位伯伯家在下面。那会儿有两道桥,分别经过四伯伯和五伯伯家门口,但是五伯伯家门口那道实在小得可怜,那时候运点米啊柴啊的都走不了。

后来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儿,我阿爸和四伯伯大吵了一架。农村人吵架,虽说是亲兄弟,但也撕破了脸,这种关系一直紧张了好几年才缓和。我婶婶脾气非常暴躁,便不准我们一家人走他们家的桥,阿爸和阿妈也不愿意再受气,便决定自己造道桥。

破土动工在那个年代是大事儿,很多人都是要请人先来看过的。但是阿爸和阿妈说宁可相信自己的双手,硬是靠自己修了一条路出来,到最后就差架上一道桥了。

为什么说我对覆盆子的记忆是最深的呢?因为在原先架桥的那个位置长了好多覆盆子,对于这玩意儿的喜爱让我对那块地方情有独钟。但是我想去,却又不敢去,因为我去了如果被阿妈发现了,肯定得挨揍,因为覆盆子这玩意儿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喜欢长在老坟头上。

那儿是一道弯,弯的里面是人家,新修的路从我家门口刚好通到那个弯弯上。那个弯儿很大,接近九十度,而且还很阴,太阳总照不到那个地方了,所以那地方的雪总是最晚化。

一个坟包的恐惧对我来说远远没有覆盆子的诱惑来得大,以前是爷爷给我摘,爷爷不在了,我便自己去摘。有时我会看见有个老婆婆在那弯上坐着,我也喊过她,但是她不理我,拄着拐杖永远是在那个位置坐着。

我也不是经常能看到她,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她才会去那儿,我不记得村子里谁家有这么个老太太,所以便经常对我阿妈说:“妈,上头那个弯弯上坐着的老太太是谁?”

我妈刚开始还会去瞧一眼,后来便不理我了,她认为是我在胡说八道。有时候我还听见她带着哭腔跟我阿爸说:“这孩子老神神叨叨的,以后可怎么办?你也不想办法去请个人来给他看看。”

那会儿,我阿爸也去找过查文斌,但是他不在,听外婆说他去了外地。后来阿妈对于我老提那个老太太的事也就当作没听见了。

大约是准备修桥的时候,阿爸才听人说查文斌回来了,便放下手头的活儿急急忙忙地去寻他,那时候的查文斌看上去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过去他看见我,总会拿手来摸摸我的头,或者捏捏我的脸蛋,似乎我对他来说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但是等我再次看见他时,他本伸出左手想要摸摸我的头,却停在了空中没有落下,转而又换成了右手。

吃饭的时候,我看见他那左手有两根手指始终是弯曲在手掌心里不露出来,我还跟着学样,认为那样的姿势好有趣。

查文斌替我阿爸看了那条路,说让阿爸把门口的自来水出水口从右边挪到左边来,并且在路口做一口小水池,他说这是用来引龙的。

阿爸跟查文斌说了我老在家里神神叨叨的情况,查文斌没去回答阿爸,反而过来问我:“小忆啊,你看见那个婆婆的时候害怕不害怕啊?”

我嘟着小嘴说道:“不害怕的,只是每次喊她她都不理我。”

查文斌看着我笑了笑,然后就和阿爸说要去看看那道桥的位置。

河不宽,也就五六米的样子,河水也很清澈,据说这河道在几十年前还是挺深的,那会儿每隔一百米便会起一道拦河坝。那会儿山里还没有像样的大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靠山吃山的人们不得已只能靠水路运输些资源出去,等到涨水的季节便会用来运送山里的竹子和木料,所以很多地方也都是后来人工开凿的河道。

我阿爸是兄弟姐妹里最小的一个,那时候走水路这种苦活都是几个伯伯们干的,得在河里漂上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一串串的竹排送到小港口,然后拿了钱换些生活用品回来。据说在拓宽河道的时候,曾经在两旁发现过不少老坟,但在那个不讲究的年代,无主坟墓通常免不了被毁的命运。

修桥的那道弯儿距我家差不多有七十米,那会儿还是土泥巴路,阿爸准备在河的两旁用水泥和石块建埂,只有这种石头埂才能保证涨水季节不被冲毁,这样的桥才会牢固。

查文斌看了位置,然后就跟我爸说:“老小啊,这个地方建桥是不错,但有好也有坏,我只是给你个建议,具体怎样,还是你自己决定。”

阿爸当时对查文斌是这么说的:“桥我是一定要建的,为了那口气也得自己建。”当年为了修建那道桥,我记得阿爸是管别人借了钱,那也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开口向人借钱,也同样是最后一次。他常说: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为了一张脸,不能让人给瞧扁了。

查文斌指着对面那高山说道:“一定要建也可以。建了桥,你们这儿的那条龙就会顺着这条山脊一直到你家,我让你修的那池子就是给它喝水的。”

在我老家的对面确实是一座弯曲的高山,也不知另外一头是绵延向哪里,但是山的一脚却落在了这弯弯上,查文斌说这是龙头,本来这龙可以喝这溪里的水,但是通了桥,龙就得顺着桥往上走了,那便是我的家。

阿爸听他这么一说,心里那个美啊,便说道:“这是好事啊,龙都给引到家里去了。”

但是查文斌却摇摇头道:“这条龙是条水龙,管这一代的雨水,它有的时候在,有的时候就去别的地方。在的时候你那家里自然是风水宝地,但若是不在,这道桥就成了方圆百里的奈何桥。龙道若是虚了就会成为一条阴阳道,也就是说在下雨的时候,龙不在,你这道桥在某些时候就是给死人过的,你家里的人可以走,因为它们借的是你的路,但若是其他人来走,就容易出事儿。办法也是有的,弄一对石狮子放在桥头就没关系了,龙不在的时候让它来守。”

但是当时家里已经没有余钱了,借来的钱也刚好只够一个工程款,一对石狮子的价格可不便宜,那东西是非常富有的大户人家门口才有的,我家那时候压根没这个条件。

但阿爸还是决定要在那儿造桥。

因为那时候来我家的客人并不是很多,为啥呢?一个是地方偏僻,不在马路边上,人家来串门也不方便;二呢,主要还是穷,家里的老底子薄啊,那会儿老家的民营经济完全还没有人来开发,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的条件。在那个靠力气吃饭的年代,家里劳力少,自然就穷,人家就看不起,所以也不愿意来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