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前尘往事(第2/2页)

“看,怎么不看?”原本我还和猴子赌气,一看到屏幕上的内容,顿时就被吸引了。

“吾乃花氏第十八代次子花英,先祖传为前朝花氏木兰,其中真伪不得而知。先父花茂乃大明开国功臣,官拜都指挥使,然吾乃次子,父殁后,兄荣袭爵。吾不服,凭一己之力,进将军之位。太祖轰,由其孙朱允文即位,世称建文帝。建文帝年少气盛,听信谗臣之言,大举削藩,触怒燕王,燕王起兵造反,清君侧。适逢吾乃燕王麾下,数次为先锋,斩杀建文帝数名大将,为燕王立下汗马功劳。燕王夺得龙位后,改号永乐,犒赏三军,分封群臣,吾以军功进得广东都指挥使之职。”

“然吾一时心慈,铸成大错。取南京,破皇城,吾为先锋,虽未寻得建文帝,却俘建文帝之嫔妃董妃。董妃与吾自小相识,吾不忍杀之,偷而藏之,奈何董妃已怀建文帝之骨肉,吾知之晚矣。董妃泪涕涟涟,求吾保之,并以太祖遗兵赠之。吾心存善念,念旧情,不忍其母子惨死,故而隐之。然天下无不透风之墙,吾兄不知从何知晓此事,再三逼迫,无奈,吾连夜举家出逃,乘船出海,本欲出南洋,然故土难离,故而反其道而行之,扬帆北上,辗转来到回到花氏祖地,隐姓埋名,了此一生。董妃自知愧对于吾,带其子另觅去处,吾挽留不得,遂将太祖遗兵还之,自此再无音讯。”

“戎马生涯,如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吾再无他念,整日醉游于山野之间,一日竟无意发现一隐陵,其墓室大多崩坏,此墓疑是先祖木兰之陵,吾多疑,进乎而寻得短剑一柄,此剑长半尺,锋利无比,如匕首一般,与传说之剑鱼肠颇为相似。相传木兰先祖以鱼肠剑纵横沙场十数载,未逢敌手,然吾使不得法,了尽余生未能参透其中奥秘。吾本欲传此剑于后人,然吾年少时杀戮过重,众子大多夭折,末子又资质平庸,不堪大任,故而藏剑于村心。能见此碑者,资质必异于常人,且必为吾花氏后人,吾将鱼肠传之,亦算了结吾之心愿,然,切记,为人者当心存善念,勿恃强凌弱,锋芒尽露者,大风必摧之!花英留书。”

看完这段碑文后,我们对花英这个人的平生事迹了解不少,这才明白其中的原委。本以为他看破官场,这才放着好好地广东都指挥使不做,来到这穷乡僻壤,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一段曲折的故事啊!如果我们不是无意中破解了谜团,这段隐秘的历史就可能永远尘封于地下,永不见天日。好似冥冥中早有定数,不会让这千古秘密湮没。

“阿升,没想到你的祖先还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要不是他一时心软,估计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王雨晴调侃着说道,“不过这里面提到的太祖遗兵是什么呢?董妃又去了哪里,建文帝的后人是不是还在这个世界上呢?”

“其实要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并不难,”我看到王雨晴疑惑的眼神,悄悄的对她说,“因为太祖遗兵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和我们在一起?”王雨晴纳闷了一会儿,猛然想到了什么,“阿升,然道你说地太祖遗兵就是……”没错,这碑文里提到的太祖遗兵极有可能就是我手中的寒魄,只不过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猴子虽然见识过冰锋剑的威力,不过他并不知道冰锋剑的来历,而认为是一柄降妖除魔的法器,所以王雨晴才会欲言又止。

“花大爷,这太祖遗兵是什么呀,总不会是你太爷爷给你留的兵吧?”古文里的话经常都是不完整的,所以猴子这个大老粗理解不来也是正常的事。不过这对我们却是好事,他知道的越少对我们就越有利。

“你这么说,好像也解释得通,就算是吧!”我随便应付一下,反正猴子也不明白。

猴子地倒带总是少一根筋,所以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结。不过他倒是对这段碑文最后一段话更加感兴趣,别的他看不懂,但是“鱼肠”这两个字,他可是看的真真的。

“花大爷,王特工,你们看着花木兰的墓我们没有找到,倒是让你们的祖宗找到了,而且还找到了鱼肠剑,这个‘藏于村心’是什么意思啊?”猴子虽然有点呆,但不是傻,那也能抓住最关键的点,藏于村心!

关于鱼肠剑这点,我和王雨晴就是想掩饰也掩饰不了,毕竟猴子原本就是冲着鱼肠剑来的。而这鱼肠剑也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名剑之一,我们又怎么可能放过。

我细细地回想一下,“藏于村心,应该是指鱼肠剑藏在我们花家村的中心位置!不过我们花家村已经历经好几百年了,村子几度扩建,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谁知道,当年的村心,是如今地什么地方?会不会是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