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风生转(第4/4页)



  曹婕妤见温仪伸手便要我抱,忙低声止道:不许对娘娘没有规矩,看这样顽皮。

  我笑:小孩子不怕生才有趣,婕妤何必说她。说着一手搂了她在怀中,爱怜地抚开她额上汗津津的碎发。温仪虽然年幼,却也能分辨是否真心喜爱她。她对我十分亲昵,依依靠在我肩上,粉嫩的小脸蹭着我的脖子,一手搂着我,一手饶有兴致掰着我衣襟纽扣上镶着的溜金蜂赶菊别针。

  曹婕妤笑吟吟在一旁道:温仪很喜欢娘娘呢。说着凑近温仪,道:快叫莞母妃罢。

  温仪也不叫,只一低头害羞,腻在我身上扭股糖儿似的扭着。曹婕妤见她扭捏,便回头唤了乳母道,把帝姬抱走吧,看把娘娘衣裳也揉皱了。很快在我耳边轻声道:嫔妾在此恭候娘娘多时了。

  我会意,晓得她有事找我。只作无事之状,放开温仪,一手摘下衣裳上别着的数枚溜金蜂赶菊别针,放到乳母手中,道:不值钱的小玩意,留着给帝姬取乐吧。

  乳母一时也不敢接,只瞅着曹婕妤的脸色,见她只是微笑,忙含笑谢了。

  我道:春光甚好,本宫要去迎春圃逛逛,先走一步了。

  待我行至迎春圃,只留了槿汐一同散步。其时春光浓郁,像早开的迎春,早已凋谢得朵朵零星,甚少有人再来观赏走动,正是一个说话的清净之地。果然过不多时,曹婕妤便孤身而至。

  我折了两朵迎春在手中把玩,漫不经心道:曹姐姐有何事宜要见本宫?

  她低低道:华妃复位,昨日曾召嫔妾入宓秀宫。

  我心下微有触动,依旧微微含笑,柔声道:那很好呀。华妃娘娘一向和你有来往的。如今她复位,你也应当去贺一贺。

  她亦不动声色,只道:嫔妾早已送去贺礼。她看着我,道:只是华妃娘娘此次召嫔妾去,只是问在她幽闭期间,娘娘您的举动言行。

  我微微一愣,只拨弄着手心里的花朵,闲闲道:曹姐姐这样聪明的人,自然是应对得宜的。何况无论怎样应对,都是在于曹姐姐自身的打算。我暗暗转了话中机锋,对着她语笑嫣然,其实华妃娘娘怎么说都是曹姐姐的旧主,虽然待姐姐和帝姬有些地方是刻薄了,但好歹也曾提携过姐姐,位份、家世又远在本宫之上。曹姐姐要和华妃亲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何况如今她复位,皇上也不是不宠她的。

  曹婕妤眉心微动,很快抿嘴一笑,道:娘娘又何必和嫔妾打哑谜。嫔妾虽然不伶俐,却也晓得她眼下的复位和得宠都是一时间的,就好比夏天里的昙花一现,毕竟是强弩之末了。她笑,嫔妾和帝姬要安身,自然不会冒险。

  我凝眸盯着她片刻,道:曹姐姐察言观色,心思敏捷,不是寻常人可以比的。只是本宫也不希望姐姐和华妃娘娘生疏了。

  曹婕妤启唇一笑,灿若春花,发髻上一枚金累丝翠玉蝉押发上垂下的流苏便娓娓摇晃,嫔妾既然把自身和帝姬托付给里娘娘,自然唯娘娘之命是从,怎会再倾向于她。只是娘娘的吩咐,嫔妾明白,不会让娘娘失望的。

  我轻轻微笑:曹姐姐进退有度,本宫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华妃娘娘既然喜欢打听本宫的动静,那么本宫就只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我又问:这次华妃复位,皇上又加宠幸,她自己有何想法。

  曹婕妤稍露轻蔑之态,只一语概之:陶陶然沉醉其间,却也时常忧心会再度失宠。她眼风微扫:但是因为先前之事,又加之听闻秦芳仪和陆顺仪的变故后,对娘娘颇为忌惮。

  我不以为意,语中微有狠意,她早就视我为死敌,不是从今朝才开始的事了。当然,本宫也如是。

  曹婕妤道:娘娘自然有办法应付她,嫔妾只是略尽微薄之力而已。只是有一事,娘娘与嫔妾相处本无直接的利害,说得难听些,不过是因利而合,他朝利尽,也可以一拍两散,嫔妾低微,自然是不能与娘娘相抗衡的,因而只怕不能安心协助娘娘。

  我与她相视而笑,彼此的打算俱已了然,曹姐姐爽快,你的顾虑亦是本宫的顾虑。本宫至今膝下无有所出,温仪帝姬玉雪可爱,本宫有意在事成后收她为义女,这样彼此也有所依靠。曹姐姐以为如何?

  曹婕妤和悦而笑,挽了一枝迎春扣在手腕上拟成手钏,道:如此彼此也能放心了。她别过头望着满园翠绿鹅黄,点点如星子灿动,娘娘前途无量,有这样的母妃照拂,是温仪的福气。

  我看着她发髻上的金累丝翠玉蝉押发,笑道:此物很眼熟,似乎在皇上的库房中见过一次,是皇上新赏给姐姐的吗?

  曹婕妤脸上稍见绯红,道:是。一点玩意罢了。

  我拾衣站起,经过她身边时悄然而笑,把手中的迎春洒在她手心,握起她纤纤玉指,道:曹姐姐的手长得真好看。只是以茉莉花染指甲不过是小巧而已,若能用迎春镶嵌在指甲上,如此别出心裁必定更讨皇上欢心。

  她粲然而笑,屈膝送我离开,多谢娘娘指点。

  我与槿汐回到宫中,她遣开了众人,颇有忧虑之色,道:曹婕妤不足为虑,娘娘足可掌控她。只是太后那里……

  我坐在妆台前,摘下耳上的明珠琉璃翠耳环。离开太后的颐宁宫良久,仍是心有余悸,暗感太后言行之老辣,非我一己能挡。心中的感佩敬畏,自是更加深了一层。

  我静静道:我并非干政,这个太后也知道,否则今天哪里能轻易放过了我。今日种种,太后之意并非在于责难我,而是要提醒我不许干预政事。意在防范于未然。我感叹:太后虽然久不闻政事,亦不干涉后宫,但用意之深亦是良苦。恐怕她老人家是怕我步上华妃后尘,才刻意敲打于我。

  槿汐道:太后久在宫闱,经历良多,娘娘切不可得罪于太后。

  我点头道:这个自然。

  槿汐想了想,道:娘娘得空要多去太后那边请安走动才好。眉庄小主看来很得太后娘娘欢心呢。

  我道:她是不愿指望皇上降罪华妃了,多半是在动太后的心思。也好,有太后依傍,可比皇上可靠多了。

  于此,我虽有几分心思,但忌讳于太后,于朝政之事上,亦不敢再轻举妄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