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面试(第3/4页)

  简单的一顿午餐,肖开元对黄真的印象相当不错,俩字:大气。四个字:女中豪杰。

  黄真有香港高级经理人的一个习惯,喜欢用马来西亚人。席间,肖开元已经听出来了,现在公司里的三个和骆三郎平级的人中,有一个香港人,一个大陆人,一个马来西亚人。而且,近期可能还会有一个和骆三郎平级的马来西亚人进入公司。肖开元也知道为什么香港的经理人喜欢用马来西亚人。第一,文化接近,马来西亚的华裔粤语基本都过关,而且英文普遍不错。第二,工资要求不太高,远比那些欧美员工的工资低,而且欧美员工普遍慵懒,相比较而言,东南亚的员工就勤快多了。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要在两个同等资历和能力的人中选择一个部门经理,那么一定会选外籍的而不选中国的。为什么啊?种族歧视?华人歧视华人?肯定不是。是因为,要让中国人领导这个团队,那么,两三年之后,这个团队完全就可能变成一个公司,集体出去创业了。如果把这个团队交由外籍人士领导,那么这方面的风险就降低了很多。

  “听了没,Rachel说了,招聘是重中之重。今天下午,你们面试那个,多聊聊。”骆三郎嘱咐肖开元和潘东子。

  肖开元一整天都在看自己做的标书,他英文再好也不是母语,也得准备。肖开元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到了下午四点,肖开元桌子上的电话响了,面试的来了。

  会议室里,出现在肖开元面前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有些腼腆,穿着还像个学生。

  “你好。”肖开元挺礼貌,他看到眼前这略显紧张小伙子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你好。”

  “别紧张,咱们就是聊聊天。呵呵。”肖开元笑笑。

  “呵呵。”这小伙子也朝肖开元笑笑。

  “要么,介绍一下自己?”

  “哦,好……用中文还是英文?”

  肖开元乐了,这小子肯定是面试了不少家公司:“……你随便吧。”

  “啊,我叫刘云……”有的选,刘云肯定会用母语。

  这时,潘东子拿着个黑色本子进来了,上来就用英文打断了刘云的自我介绍:“你能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吗?”

  “哦……”刘云停下来了。

  “……”刘云开始用英文介绍自己了。

  肖开元听着,想起自己上初中高中时背诵课文的情景。这刘云,肯定背过自己的简历。

  潘东子自然也看得出来刘云是在“背诵”,所以他不断地用英文打断刘云的“背诵稿”。

  其实英文这东西,在学校是基本学不来的,尤其是口语,要么是有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要么就是工作语言,不得不用。只有成天用的人才能说得好、写得好。同样两个毕业生,一个英文水平很高但进了国家机关,另一个英文水平一般进了外企,也许只要几个月,后者的水平就会超过前者。这刘云,显然还没怎么用过呢,怎么可能说得好?

  经过潘东子几次提问的打断,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满头是汗。

  “别紧张,英文不过是个工具,相信你的基础不差,只要多用用就好了,咱们还是说中文吧。你的简历上说你曾经跟你的导师做了几个课题,能介绍一下吗?”肖开元打了圆场,他看这孩子实在是太紧张了。

  “嗯,有过。”这刘云看样子还没缓过神来。

  “那介绍一下吧?”

  “这是我以前做的课题的资料。”刘云从包里掏出了厚厚的一摞A4纸,起码上百页。

  肖开元接过来翻看,潘东子继续追问刘云一些相关的专业问题。

  肖开元听着,潘东子的问题问得都还不错,刘云回答得也挺好。听得出,刘云在学校,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不像那些成天魔兽劲舞团的。

  但是刘云做的那几个课题,可能就差一些了。肖开元看刘云做的东西,大概就像是柳大华去马路边上看俩老头下象棋,马拉多纳来看中国足球。不过差归差,肖开元也能看得出,刘云还是极具潜力的,就是缺乏良师指导而已。就像在少室山上的段誉,有一身超强的内力又会六脉神剑,但是不知道如何施展。

  潘东子问得差不多了,看样子他对刘云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满意。

  用母语回答问题的刘云也恢复了不少自信。

  肖开元最后问了他一句,如果录用你,你有什么要求没有?

  “别的问题不大……但上海户口不知道……”看来这孩子要求还真不高。

  “那不是问题,还有别的问题吗?”

  “没别的问题了。”

  “一周内,我们会给你通知。”

  肖开元认为这人还不错,面试完就和潘东子一起去了骆三郎的办公室。

  “刚才面试的那个怎么样?”

  “英文有点差。”潘东子从来都是先说缺点。

  “哦,你觉得呢?”骆三郎又问肖开元。

  “英文现在看是差了点,不过那也比我刚毕业时强,呵呵。再说,如果招聘他来,他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和分析数据、建模,英文差点儿没关系。”

  “嗯。那你们觉得他专业能力怎么样?”

  “还可以。”潘东子说。

  骆三郎点了点头,经过这段时间的沟通交往他很清楚,如果潘东子说“还可以”,那么一定是相当不错。

  “明天就是周五了,下周,让他再来一次,我看看,要是没什么太大问题,咱们就录用,现在缺人啊!”

  肖开元乐了,骆三郎贯彻老板的思想绝对坚决,老板说招人他就赶紧招,差不多的就行,能多混上个人头就多混上个人头。刘云这人他还没见到呢,就已经基本确定了。真不知道再招不到人的话,骆三郎会不会红眼了连面试都不面试直接看简历招人了。

  以前肖开元就见过老板因为业绩不好着急的,也见过因为项目质量不高着急的,像骆三郎这样为招人急成这样的,肖开元真是第一次见到。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且这事儿还出在MIF这样的顶级咨询公司,费解啊费解。按理说这骆三郎在业内混了这么久,手下应该精兵强将无数啊,而且骆三郎这人又让人感觉那么舒服,想招几个旧日部下来还不容易?他为什么不招呢?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