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我想放弃做梦的权利(第3/3页)

  当然,这本事也是肖开元最近这段时间才有的,而且,他自己也明白,如果自己在一个小的咨询公司里,这样说瞎话肯定让客户不屑一顾。但是自己是MIF这样的知名公司的员工,说出这句话来可信度肯定骤增好几十倍。

  潘东子被肖开元铿锵有力的瞎话说得愣了神,半天才缓过味来:“Eric,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潘东子信以为真了。

  “哈哈哈哈,Kevin,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拿下这个项目,其他的以后再说。”骆三郎打断了潘东子。

  “骆总,我觉得吧,这个项目Eric的报价也就是十几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还不到一百万,而且写了六十五个工作日,六十五个工作日就是三个月还多啊。我估计这三个多月的时间,Eric这个团队就得全投入到这项目中去,而且,我们并不擅长这样的研究,所以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要是让Eric他们去操作一些我们熟悉的常规项目,即使单个项目的金额不高,但是同时运作三四个肯定没问题,两个月下来收入肯定比做这个项目高,利润也高……”潘东子开始效仿魏征进谏了。

  “首先,刚才肖开元也讲了,现在很多大的跨国公司都在积极进入这一领域,但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咨询公司对这个行业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第一次研究取得了成功,那么我们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给我们未来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对我们公司的品牌价值也肯定有一定的提升。第二,我希望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从上甘岭下来的部队去消灭几股小土匪,那肯定不在话下。如果把成天只是打土匪的部队拉到上甘岭,那可能就会有一些问题。对不?”

  “呵呵,对。”潘东子有些悻悻。毕竟,骆三郎要锻造的那个“上甘岭”的部队,是肖开元带领的,而不是他。其实,他早就对肖开元有点敌意了。刚才骆三郎说接到这个项目需求已经快三个礼拜了,还十分重视这个项目,但是宁可放着也不找他做,放到肖开元来了,直接就交给了肖开元。这是骆三郎不信任潘东子的能力,还是另有深意?潘东子不说话了,他情商再低,也能感觉到骆三郎肯定是更欣赏肖开元一些。

  “骆总,你看,还有什么别的问题没有?”

  虽然刚才一直是潘东子在质疑,骆三郎却一直倾向于赞成肖开元。但是肖开元知道:老板的意见和看问题的角度,肯定和员工不一样。而且,老板一定会提出建议。

  “有,关于你的报价问题。”

  “我报价太高了?”

  “太低了。”

  “我在做这个报价时,参照了以前我们公司的报价体系啊。”

  “嗯,我也看出来了,但是,我担心,这个项目会因为价格太低拿不下。”

  肖开元愣了:只听说过价格过高拿不下项目的,真没听说过价格过低拿不下的。

  “这个报价的确是按照我们公司的报价体系报的,但是,必须要提高,大幅度提高。提高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是,拿下这个项目。”

  “……”肖开元继续发愣。

  “肖开元你是学经济学的,你说说,我们咨询公司的报价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我们公司在咨询业属于一流,同档次的公司报价都接近,所以我们的报价是根据我们的行业标准定的。虽然有些二、三流的咨询公司会根据自己的成本定价,报价比我们低多了,但是那些小公司并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你说的没错,但是我们这次,要根据行业标准和客户心理承受能力这双重标准来报价。我们这个档次的公司的确大概都是这个价格,但是我们就是要比其他的公司贵,贵的目的是让客户感觉一分钱一分货,让客户能感受到我们贵的道理。当然,也不能贵得太离谱,要考虑到客户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觉得,咱们这次的价格再提高百分之五十,就能够比其他的竞争对手都贵,而且,客户肯定能接受。”

  “……”肖开元和潘东子继续愣神,但谁也不好意思问:你骆三郎贵的道理在哪儿?你咋说服客户?

  “Eric你回去改一下报价,在报价栏里加上一条:不可预知费用,这个费用多写点儿,二十万人民币左右吧。改好了发给我。项目的总价大概增加百分之五十,报价报到二十万美元左右。”

  “嗯,好。”

  肖开元这才明白:骆三郎这招和他肖开元是如出一辙……

  “好了,散会。Eric你先回去吧,我跟kevin谈谈他的项目。”

  “嗯,好,一会儿把邮件给您。”

  “对了,准备一下,咱周五内部预演一下讲标书,你准备一下。”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