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李家添丁(第2/3页)

梨花姥娘这才笑眯眯进来说,“春桃娘原先怀上的时候,我梦见个额上有撮白毛的老虎。依我看,这娃儿的小名就叫虎子。”

何氏满意的笑笑,看向李海歆,他抱着孩子不撒手,一边晃着,一边点头笑,“行,就叫虎子。”一边又低头去逗弄儿子。

何氏看他这样,笑着,“你可别让几个丫头瞧见。瞧见了呀,将来不孝顺你!”

大武媳妇儿和王喜梅也都笑,什么时候也没见过李海歆喜成这样!

李海歆嘿嘿笑了两声,把虎子交还到何氏怀里,“我原先就说过,生了儿子要请三天的流水席,这就去置办酒水。”说着,喜孜孜的往外走。

大武媳妇儿两个帮着梨花姥娘把产房打扫干净,换了新被褥,让何氏歇息一儿,都出了产房,连带刚挤到房门口的李薇和春杏往外赶,“让你娘娘歇会儿。”

李薇抓着她姥娘的胳膊摇着,“姥娘,让我看一眼小弟弟嘛。”

何氏在里面听见,笑着让她们进去。

姐妹二人挤到床前,看躺在小襁褓中睡得正香的婴儿,无声的笑了起来。李薇伸出手指去点小婴儿的嘴巴,春杏一把打掉她的手,“你没洗手,别摸弟弟。”

李薇收回手,伏身在他耳边儿轻叫着,“虎子,虎子!”

小婴儿只是微微动了脑袋,小眉头一抽抽的,似是对有人打扰他睡觉十分不满意。烦躁的吐出一串小泡泡,李薇趁着春杏不注意,快速用小手轻点了虎子的额头,“你还是个有脾气的小家伙呢!”

春兰端着一大碗定心汤走进来,笑着,“娘,喝汤了。”

梨花姥娘帮着何氏靠坐起来,自己坐在炕沿上,从春兰手里接过碗,喂到何氏嘴边儿,“你呀,盼了多少年的男娃儿定心汤,今儿总算是喝着了,两个鸡蛋呢,吃吧!”

何氏一边喝一边笑,“家里这么些鸡蛋,也不差今儿这一个蛋!”整个临泉镇这一带的风俗,定心汤男娃煮两个蛋,女娃儿煮一个蛋。

梨花姥娘笑得没了眼睛,“不缺也得吃完。”

喂何氏一口一口吃完定心汤。李海歆已从外面回来了,正在院中套牛车,赶着去给何家堡报喜信儿。

梨花姥娘与何氏说了会儿话,让她歇着,顺带把几个丫头都赶了出来。院中李王氏与许氏不知何时已走了。

梨花姥娘笑意敛了敛,转头谢过大武媳与王喜梅,让她俩赶紧家去,都忙活这半晌了。又说,“明儿这边开始准备洗三儿礼,梨花三婶儿和喜凤可得来帮着。”喜凤是大山娘的闺名,何家堡的人都这么叫她。

大山娘笑呵呵的摆手,“那还用婶子交待。明儿我一准来!”

王喜梅也说这两天啥事都推了,让梨花姥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下午的时候,梨花姥娘领着春兰几个发面,收拾栗子红枣莲子等,鸡蛋煮了满满两大锅,都染成红色,在堂屋当门摆了两大簸箩。

一家人正热火朝天的忙着,李王氏与老李头二人来了。春兰仍旧让春柳搬了凳子到当院,请他们坐。

按说媳妇生产,这些一应的事儿都由婆婆张罗,现如今却是梨花姥娘忙里忙外的,李王氏有些臊得慌。不肯坐,走到厨房里进去帮忙,“梨花姥娘,还差啥东西没备好,我来准备。”

梨花姥娘早先气李王氏,也有些底气不足。现如今何文轩是以举人身份做了官,虽然只是个八品的主薄,也足以让她扬眉吐气!更何况何氏又分了家,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现在又生了个儿子,大女婿也是举人老爷,年哥儿考秀才三关过了两关,在她心里那也是准中的事儿。

这些气不由自由的就冒了出来,手里忙活个不停,笑也不笑地说道,“没啥,都准备好了。洗三儿那日梨花嬷嬷别忘了来就行了!”

春兰和春柳也闷头不吭声,给梨花姥娘打下手。

李王氏见一时没她能插手的活计,便问,“产房里供了‘炕公’‘炕母’没有?”

梨花姥娘“嗯”了一声。

李王氏讪讪的站起身子,“我和老头子去看看孩子。”

梨花姥娘这才直腰说道,“春桃娘生产时累着了,这会儿大人小孩都在睡。等晚些时候再看吧。”

梨花姥娘虽能让李王氏吃些没趣儿,可也不能真说出不让看的话。

何氏睡了一觉醒来时,李海歆已去何家堡报信儿回来了。梨花大妗子给煮了二十九个红皮鸡蛋,并装了两大碗小米。

结果鸡蛋在回来的路上已让李海歆差不多都给分了去。若不是这红鸡蛋得带回家些来,看他的样子定要全都分了。

李海歆这一分红鸡蛋,李家村离得远的人家,一时没听到信的,也都知道何氏添了男娃儿。

何氏听了直嗔他,“看把你兴头的!”说话间儿,想到春桃,登时又忧心起来,“要不咱让小六子赶车过去瞧瞧?”

李海歆也不放心,叫梨花姥娘过来商议。梨花姥娘嗔他们两个,“没这规矩!石头娘就是不挑礼也不能去!”

又安慰何氏,“你放心吧。春桃身子骨好着呢,一准儿没事!”

何氏点头,与梨花姥娘笑着,“娘,咱去给春桃投催生,包裹头也是朝上的,你说会不会也是个男娃儿?这个真准吗?”

梨花姥娘听何氏一提起这个就直笑,“放心,准得很!咱们家你们姐妹几个,个个都应照着呢!”

李薇在外间儿帮春兰摆放炕公炕母的供品,听着里面的话儿,也不由替大姐担心起来,摆放完毕,供案前双手合十学着她娘的样子,把她所知的神佛都拜了个遍儿,保佑大姐生产顺利,保佑大姐头胎生个男娃儿!

洗三这日一大早,李王氏和老李头就又来了李家,梨花姥娘这才把主事儿位交了出来,让她主持着操办。

李海歆瞧在眼里,松了口气儿,心里头感激岳母娘的大度,若是梨花姥娘今儿真想趁机替孩子娘出出这些年的气,落李王氏的脸面,他也要很苦恼着到底该帮谁说话。

用过早饭李家热闹起来,亲近如大武媳妇儿王喜梅银生媳妇儿几个不待去送面请人便早早的来了。

围在厨房里,帮忙擀宽面条,老二老三两个用托盘子装了,本家四院的各家去送,送了面请他们中午来吃饭,并给孩子洗三。

两人走了没一会儿,李海歆大娘娘大伯子连带三娘娘家的人并些往常有节礼往来的近邻街坊陆续都来了。

李王氏在里面忙活着,梨花姥娘也乐得在外面与前来的街坊说话。自何氏怀上这九个月来,梨花姥娘在李家住了五六个月不止,街坊们也都熟了,说说笑笑的十分乐呵。

媳妇们都三三两两的结伴去堂屋瞧孩子,男人们则与李海歆在院里说着话,都说他和何氏福气得很!圆满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