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文轩中举(第2/2页)

她“扑哧”一声笑,拿了帕子抹去眼泪儿,感叹着,“文轩生下来瘦弱,生辰又不好,都当活不成呢,谁成想他能有今日的造化。”

何氏与梨花两个妗子连忙劝。正说着,梨花大舅舅家大儿子,小名叫小宝,在外面叫着,“二姑二姑父来了”

紧接着门帘一闪,梨花小姨挺着大肚子笑嘻嘻的进来,后面跟着梨花小姨夫手里拎着两大包点心。

何氏忙去扶她,又笑着,“嫁了人就是不一样,想得周全了!我们来时急惶,啥东西都忘了带,只带了几张嘴来。”

梨花小姨父名叫大柱子,也是个憨实农家汉子,只是他们家早几代也曾富贵过,到了这一代虽是平常的农家户,家里地却不少,有四十来亩的良田,农忙时还请着几个短工帮忙,梨花小姨嫁过去,只帮着做些家务做做饭什么的,日子过得也轻闲。

他把手里拎的东西交给梨花大舅舅,又从把身上的褡裢解下来,递给梨花姥爷,“爹,这是俺爹娘让带的,你收吧。”

梨花姥爷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五吊钱儿。忙往回推,“谁要你们的钱儿。家里的够用!”

李海歆也忙把从家里带来的钱儿递过去,心中庆幸,亏得多带了两吊,不然大的没小的拿的多,脸儿上不好看。

梨花老爷推着不收。

梨花姥娘却伸手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七吊钱儿。又把小女婿递来的钱合在一处交给梨花大舅舅。“文轩中了举,是咱老何家的脸面,街里街坊的往常也帮衬不少,摆酒你就张罗着吧。”

一家人在姥娘家说说笑笑,乐呵了大半天,心里挂着家里的牲口,就急忙家去了。

到家时,李家老三在挑水,王喜梅正给兔子添菜叶子。

见他们回来,忙把手里的菜叶子一扔,急惶惶的过来,何氏看老三脸沉着,她的脸色也不好,忙问啥事。王喜梅把话儿一说,何氏登时又气又笑。

李海歆拧着眉头说,“算了,两只小兔子,别和她置那闲气!”

何氏也不背李家老三在,气呼呼的道,“若是我们在家,老二家的上门来要两只兔子,我还能不给她?趁着我们走亲戚,她专钻这空子,叫谁谁心里舒坦?”

又说,“这是叫喜梅给帮着看家,若以后咱有个啥事儿,让她帮着看家,她还不把咱家里的家当然搬空了?”

李海歆无奈叹口气,从老三手里接过扁担,去溪里头挑水。

春桃开了堂屋门,和春柳搬了条凳出来,请三婶儿和三叔坐下。又劝何氏,“娘,跟她置那闲气干啥。她打着小莲花稀罕的名头,咱还能去上门儿要回来?”

王喜梅在旁边儿一直说,都怪她没看好家。

何氏忙笑着,“这不关你的事儿。即便是我们在家,她打着这外名头来要,还能不给她?”

想了想又跟李家老三说,“一会回家时,你们也捉两个成年兔子回去。原本你大哥就和我说过,要给你们两只种兔子,让你们喂着,也多个进项。她拿走了正好,这会也不用顾着她了。”

老三推辞,王喜梅却笑着道谢,又说,“我夏天的时候看见梨花这笼兔子就想着养,后来又听春柳说这是名贵的兔种,不敢开口。大嫂要给,我也不推着。将来下了兔子,再送还一对回来。”

何氏笑着推她,“给就给了,还能让你再还?”

等李海歆挑满了水,何氏的气儿已消了。就让他也坐过来歇歇说话,几人先是说了一通梨花小舅舅中举的事儿,笑了一场。后又说到李家老三想搬出来的事儿。

何氏就问他们,“你们准备啥时候动手打土砖坯子?”

王喜梅和老三对望一眼,笑着,“就准备今年冬上呢。我跟两个姐姐姐夫都说了,到时候都来帮衬些。”

李薇见她娘主动问起这个,心里想着,她娘对老三家的心结估计是已经解了,与三叔家做邻居也好,以后家里有个什么事儿,也好相互帮衬。

何氏这些年旁眼冷观着,也看出李家老三是真懂了,王喜梅性子好又明事理儿。小春明由他俩教导着,想必长大后性子不会差到哪里去。自己家里虽有年哥儿,却不知能在这个家呆到什么时候儿。现在与老三家亲近些,春明长大了也是春桃几个的倚仗,将来在婆家有个什么事儿,也有娘家兄弟撑腰。

李海歆就说,即定了,就早点开动,反正他冬上里也没什么事儿,好给他们帮忙。

何文轩中举的事儿又因当事人不在场,热闹了几天,便继续着农家平静的日子。

李薇很是心疼的看着三叔三婶捉走一对成年兔子,心说,独家垄断的生意还真不好做呀。好在,三婶家下的小兔子长到能卖的时候,她家估摸着能挣下不少钱了。至于老二家的就更晚了,她甚至有些不厚道的想,老二家拿走的小兔子让小莲花玩得翘了尾巴才好。

整个家里,对许氏趁着他们不在家,打着小莲花哭闹的名头,硬是拿走两只小兔子的事儿,春柳是最为气愤,若是她爹训斥了两句,她就掐着小腰跑许氏家把小兔子要回来了。

十月底,家里的十来只公兔子都杀完了,兔子肉共卖得一吊零五百多个钱儿。兔子毛皮也已硝制好,李海歆想趁着时节正好,去县城走一趟,看看能不能把兔子皮毛卖了。

何文轩不在县学,赵昱森却在,都是自家亲人,也是一样的。

隔了两天,李海歆笑呵呵的赶着驴车回来,车厢里空荡荡的。李薇欢快的朝他扑过去,大叫着,“爹,卖了多少钱?”

李海歆跳下车,笑着,“财迷丫头!”说着把卖兔子皮毛的钱塞给她,李薇吃力的捧着钱儿进堂屋一数,有些气闷,才一吊零二百个钱。再除去硝制兔子皮的钱,每张兔子皮毛只能得五十五个大钱儿。

想想又释然了,兔子这东西反正是得上规模才出明显的效益。那两舍兔子明年春上再分窝,到秋上再杀时,可就不止二十只了,想到这儿又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