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夜袭祥瑞镇(20)

“炸膛也没法子呀!有子弹就先用着吧,比没有强。”赵勇德说完就将手伸进了木箱里,漫无目的的翻找着。

“老头儿,你说的子弹,是哪个来着。”对于不识字的赵勇德来说,区分这些专业性的东西,的确很有难度,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还是让我来吧!”邱老实摇摇头,把赵勇德这个莽汉请到了一边,然后从成堆的子弹中抽出了一个印有英语的盒子,塞到了他的怀里。

“五百发,只多不少,压箱底的东西。”邱老实说道:“另外,勃朗宁手枪的弹药,你们需要多少,我好有个底。”

对于小组来说,手枪的用处并不是很大,这从先前的几次战斗就可以看出来了,美国雷明顿公司生产的勃朗宁手枪,虽然工艺高超,轻便小巧,但也因为小巧的体型限制了它的火力,使之与步枪,乃至突击步枪相差甚远,根本不可能成为战斗中的主力武器,因此鉴于以上几点,杨开对勃朗宁手枪并不看重。

“每个人一个弹夹的弹量就行了。”想了想,杨开说道。

“可以!”勃朗宁手枪虽然高贵,但在苏联市场却是普及货,因此不消几分钟,邱老实就将一百发小口径子弹交到了杨开手里。

杨开又向他要了十六枚破片手榴弹,四枚烟雾弹和照明弹。众人的黑色作战服上都有搭扣,走的时候只要将手雷别在搭扣和腰间就行了。

“指战员,我们再次全副武装了。”看到屋子里琳琅满目的弹药,还有个人手中的武器,九筒拍了拍自己挂在脖子上的波波沙冲锋枪,说道。

“这次要注意了,祥瑞镇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补给站,如果在后面的路上浪费了子弹,可别指望基地里的小鬼子帮你补充弹药。”杨开白了他一眼。

“去黑龙江的冰层深处探险,可别以为带了装备就有恃无恐了,少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估计还没走上几百米,你们就会冻的找不着北。”邱老实掰着手指说道:“热量,食物,睡袋,营地,登山设施,指北针,一个都不能少。”

听了邱老实的话,杨开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邱先生,这些东西我们基本上都有,何况在大兴安岭的冰天雪地走了五天五夜,也算掌握点对付这类天气的诀窍了。”

“大兴安岭?”邱老实摇了摇头:“杨开啊,你要是抱着这种想法,那我保证,很快你就会栽上一个大跟头!”

“怎么说?”杨开皱了皱眉。

邱老实的表情动作,可是很严肃的,并不像危言耸听。

“大兴安岭和黑龙江腹地,属于两种气候环境,就像隔着一条河,江南的冬季和江北的冬季大相径庭那样。”这时,华伯涛走到杨开身边,说道。

“看来你们小组里,还有明白人。”邱老实对华波涛投来了一丝赞赏:“大兴安岭的凶险在于厚厚的积雪,还有潜藏在密林里的野兽。而黑龙江腹地却是一年四季封冻的冰川带,冰川带你们懂吗?就是整个脚下,没有积雪,全部是坚硬的冰块。你们见识过,我这么说你可能不明白,打个比方,数年前,日本两个装甲兵团就是直接开着坦克通过黑龙江腹地的。”

“装甲兵团?”听到邱老实的最后一句话,杨开本能的感觉到事有蹊跷。据杨开所知,二战期间,日本没有象德国一样,具有装甲兵兵团。日本的装甲武器,一般都是配属到各师团或旅团,但并不成建制。比如在日本的师团编制中,有步兵联队、机枪中队、炮兵联队、辎重联队、工兵联队、骑兵联队等,整个日本关东军,唯一的成建制装甲师团总共只有三支,第一支为猛虎团,第二支为九州团,第三支为樱花团。这三支装甲兵团,全部驻扎在东北边境,用来抵御苏联的进攻。令他想不明白的是,日本人为何会将防御苏联红军的中坚力量撤到祥瑞镇来,而且还是径直开往黑龙江腹地,难道潜藏在北纬三十七度区里的东西,要比苏维埃政权更为可怕?

“是的,装甲兵团,而且是前前后后连续两批,第一批行驶的很缓慢,还在祥瑞镇驻扎了一天,惹得鸡飞狗跳。第二批则形色匆忙了许多,就像……就像……”邱老实转着眼珠,寻找着适合的词汇来表达。

“就像是什么?”杨开追问。

“就像是去增援!”邱老实终于完整的说完了这句蹩脚的话。

“是增援吗?”一滴冰冷的汗珠顺着杨开的额头流了下来,日本人的战斗力和武士道精神是十分顽强的,除非减员超过百分之五十,不然绝不会请求增援。而看邱老实所说,第二支增援部队似乎表现极为焦虑,很可能先前开进去的装甲兵团减员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一支装甲兵团拥有二十辆坦克,五辆运兵车,还有大批协同步兵,这只部队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不容小窥的。但却真有某种未知的力量,瞬息之间就将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全部瓦解。

这简直太可怕了……

不知为何,杨开忽然想起了纪录片里播放的那双红宝石般的眼睛,还有戴笠严明,美国侦察机曾发现在北纬三十七度区有大规模的交战痕迹,甚至还遗留下了不少装甲残骸。

难道真是那群未知生物干的?

龙……

脑海中那张黑白骨架照片,犹如立体拼接般,在杨开的眼中慢慢散成无数小零件,然后重新汇聚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

强健的四肢,镰刀般锋利的趾爪,布满黑色鳞片的身躯。

还有,还有那双隐藏在纪录片片尾的红色眼睛……

“杨开,杨开……”就在杨开沉思之际,华伯涛拍了拍他的肩膀,呼唤道。他没想到杨开会在这个时候思考问题,而且一思考,就思考了一刻多钟。

“哦!”被华波涛唤醒的杨开用手摸了摸剧痛的头颅,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邱老实:“邱先生,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

“你们还需要一些登山设施,才可以在坚硬的冰层上行走。”邱老实蹙了蹙眉,说道。

“什么设施?”杨开对于这种职业名词,不是很了解,或者说是一窍不通。

“登山索,破冰镐,机械弩。”邱老实一口气报出了三件东西。

“这些都需要?”听到这,杨开隐约想起,纪录片里那个美国教授,手中也拿着类似于破冰镐的东西,但那东西的实际用处,他并不知晓。

“登山索用来固定和配合机械弩搭建临时索道,方便人员行走。破冰镐相当于拐杖,在冰川上凿出小洞,一步一下,防滑的。机械弩一方面可以投掷绳索,一方面可以射杀猎物,无声无息,一百米的距离内,单发穿刺力比枪还强。”

邱老实一边说,一边打开了床边的衣橱,将衣橱里的几件衣裤分开,露出了里面的一个黑色塑胶袋,还有一排红色的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