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花开成海(第4/4页)

16{突变,改变}

如果没有那该死的保送名额,我想我们都可以安心地读完这个寂寞的高三。

学校每年有一个保送重点大学的名额,因为是小城市,所以没有太多的名额。

于是这个名额就成了高三年级所有人七嘴八舌讨论的焦点。如果江庆安没有转来,那么这个名额非我莫属。可是年级大会上校长却宣布这个名额给了江庆安。

这对于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不知道是谁在背地里使用了什么手段使这个本应属于我的东西归到了另一个人的怀中。我的脊背发麻,头脑不听使唤。在回家的半途中就哭得乱七八糟。

谁都怨不了,只能怨自己家无权无势,根本无力与别人抗争。

莫枫林在隔天就把江庆安给打了。

莫枫林把满满一盆开了花的水仙送给我,他说:“簌簌,我把那小子狠狠揍了。”

我立刻就把水仙花摔在地上,我说:“莫枫林你傻了吧你,你打他能把我保送名额给要回来吗?不能你打干吗?你真想被学校开除是吧?你知道他爸爸是干什么的吗?你不知道你就打……”

莫枫林没有应我,他只是蹲下去捡起摔裂的水仙。

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我也蹲下去:“莫枫林,我长大了,有些事情我能承受了,也不需要你替我背黑锅为我善后了你明白吗?你也长大了,以前的事过去了就不要一再地耿耿于怀。忘记了重新开始难道不行吗?”

我哭了,这是我遇到莫枫林后哭得最严重最厉害的一次。

江庆安没有像我料想的那样去校长那儿告状,他只是请了一个星期病假,并且还把保送的这个名额给拒绝了。他说他要考更好的学校。

我的心里是动容的,还有一丝感激。

老师告诉我名额给我的时候我也拒绝了。既然江庆安都不屑于要这个名额,我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呢?要相信以自己的实力可以上一所更好的。

17{安静}

我一直想找机会和江庆安说谢谢,是他的宽容免去了也许是莫枫林的大劫。

但他的身边总有丽丽的影子。我无从谢起。

大院里长出很多不知名的植物。有老人栽了树,琵琶树、桂花树,甚至葡萄树,找事情打发时间。

母亲感慨地说,等你考上大学,这些树就会慢慢开始扎根长大,等你大学毕业,这些树就会遍布大院,遮住太阳。夏天就不会感觉炎热。

我想带莫枫林再回来看看大院,我希望他能原谅他母亲犯下的错误,不要再用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他应该得到上帝的救赎。

18{悲哀地离去}

命运总是捉弄想悔过的人。

这次挑起事端的人又是丽丽。

不知丽丽从哪里知道江庆安是被莫枫林打伤的,于是出钱叫了人去打莫枫林,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所以有备而来。

江庆安打来电话叫我赶去的时候已经春暖花开。我做了很多干的水仙花准备送给莫枫林做高考前的备战礼物。

莫枫林几乎奄奄一息。鲜血,警车,围观的人群。所有嘈杂的一切都涌了来。

我悲从中来,跪下去,托起莫枫林。

莫枫林的脸上看不出表情,血顺着脸铺散开。我的眼泪滴到他的脸上,他伸出手,抓住我的衣角,嘴里喃喃地说:“簌簌不哭……等……等我好了……我和你……一起回大院,回我家的……花圃去看……花海。我要告诉妈妈……我原谅她了……我一直都爱着她。”

我哭喊着叫着莫枫林的名字,看他在我面前咽下最后一口气。

我看到缩在角落里哭泣的丽丽,她哭着冲我喊:“周簌簌,都是你都是你,你从小到大都和我争,可是我永远都争不过你,你有温暖的家,优异的成绩,可我,什么都没有。”

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罪魁祸首。丽丽只不过是被嫉妒冲昏头了。她和我一样都只是孩子,她和莫枫林一样是失去亲人的关爱而扭曲心智的孩子。

有罪的都是别人,而承担痛苦的却是我们。

上天就是这么不公。

19{结局}

故事总是没有结局。我并没有考上重点,只填报了本省的师范大学。回家方便,照顾父母方便,去看望莫枫林更方便。

我找人把莫枫林家的小花圃旁的矮墙拆了,种上各种各样的花,一如当年莫枫林母亲那样。满园都是。

我不种水仙花了,因为它太容易养了,只要浇水等待时间便可不再理会。

我喜好种需要悉心照料的花,脆弱的,易枯萎的。

院子里的老人种的树已经长得很高,它们直立着,耸入云霄。

春天到的时候,能看见小花圃的花海成片。顿时惊觉已过去好多个春秋,于是告诫自己将来要做一名好的教师,教书育人一如对花一般,悉心、细心,才能使其健康成长。

莫枫林,我的牙有点疼,可是我不会让它蛀掉,我会乖,会听话,好好地等待毕业。并且会替你留在这个鲜花成海的院子里,保佑你和你母亲的灵魂,永生安眠。

作者后记:

我是福建人,水仙花是福建人很喜欢种植的花卉。

因为父母是地质部门的员工,从小我就在家属大院成长,与我一同长大的有许多孩子,我们总被父母拿来攀比,或者被父母拿来当榜样教育。

我就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的最不会读书的小孩,每次父母提及我的时候都有些灰溜溜的沮丧。

这就是这篇小说里你们看到的无奈的童年。

而故事的男主角莫枫林的原型却是我的高中同学,那个男生成绩很差,上课不听讲总爱写歌词,戴一排耳钉,还会和老师吵架。但是他长得清秀好看,引起很多女生注意,我曾唱过他写的歌,却没有迷恋过这个人。

毕业之后再也没听过他的消息,或许有些人和事,总会随年华老去。

直到再也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