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明信片(第4/4页)

于是第二天,她就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跟着夏鸣去了公司,依旧弹奏的是大哈利路亚,从此开始了漂泊的旅途。

演出很多,有时她会和夏鸣一起,有时分开,去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她已经对大型的管风琴驾轻就熟。只是,每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她都会买当地的风景明信片,只写上自己的名字,寄给远在美国的楚澄,那所美国西海岸边的学府。从无回音,石沉大海,这习惯,却根深蒂固如病毒。

一年,微岩毕业,与公司负责外联的女孩墨菲合租了房子。墨菲知道她寄出的一张又一张明信片,却不知如何劝解,只能不停开她与夏鸣的玩笑,希望开着开着就成了真。

两年,依旧没有楚澄的消息与回音,夏鸣被父母逼迫多次相亲,每一次都拉微岩作陪,气煞了父母与赴约的女孩。

三年,夏鸣已经是团长,总是全世界各地奔忙,但是回国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来看微岩。某日,微岩面对镜子,卸下演出的浓妆,发觉自己的脸竟然如此的平淡,没有期待,没有棱角,没有信念。对自己笑了笑,终于还是有这一天。

在去往马德里的飞机上,微岩闭目养神,夏鸣把她的头轻轻放在自己的肩膀,她没有拒绝。这,就是结局了吧。

微岩回过神来,缩了缩身子,回到了灯火通明的大厅里,看着被众人簇拥着的夏鸣,本想笑,却忽而想到墨菲的电话。回音,她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

微岩的选择

翌日,她穿戴完毕打开门,就看到夏鸣斜斜地倚着墙壁等在门外,他伸手给她,拉着她走下狭窄楼梯,怎知她此刻内心的百转千回。

他们牵着手走到马德里大教堂门口,在微岩准备跨上石阶的时候,夏鸣忽而揽过她的肩膀低下头吻住了她。她不自觉握紧他的手,而他依旧贴着她的唇,轻声说:“嫁给我,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寄任何的明信片给他,答应我。”

微岩愣住了,看着夏鸣的目光,她想点头,可是脑袋里全是墨菲的声音,你等到回音了,你等到回音了,你等到回音了。于是她的目光瞬间黯淡下来,她说:“夏鸣,我不想和他一样因为不了了之一辈子都放不过自己,他给了我回应,我想看到那个结果。”

在夏鸣缓缓松开她的时候,她转身跑进了教堂,没有看到身后夏鸣无力的笑容。

在回来的飞机上,他们依旧坐一起,夏鸣给她递水、盖毯子。旁人看来并无芥蒂,只有两个人知道,他们之前好像瞬间拉开了一条宽阔的河道,谁也无法涉水而过。

微岩心里涌起一阵阵的难过,她觉得自己真是自私。可是,她放不下那个她为之付出了整个青春的结果。

因而在她回到公寓的时候,立刻抓起了被墨菲放在电视机上的那封信。是一封信,来自美国,来自那所西海岸大学的邮局,而她,却在拆开的一瞬间,愣在原地。

信上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分明是夏鸣的笔记,干净利落的行书。

微岩:

对不起,这次美国的演出我没有告诉你,这是我的私心,可是事实证明,我做对了。

我见到了他,他已经结婚,娶了当地的华裔女孩,没有回国打算。你的明信片他悉数收到,从未回复过,以后也不会。

微岩,我不希望你和他一样,心里存一个人就一辈子都拴在那个不可能的人身上。你和他又不一样,只要你愿意,你依然能够去爱。

我真希望,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南欧的新年答应了我的求婚。如果没有,那么,这也是我最后的告别。在我第一次在琴行看到你的时候,在我送你去医院的时候,觉得这个浮躁年代还有这样看起来没有个性却真诚而坚定的女孩真是难得。我希望你是我的,可惜,你不愿意,我便不再强迫。只是我希望在我再见到你的时候,你能够幸福,如果那个时候,我的爱还未过期,你依然可以来找我。只是未来,我不敢承诺。

夏鸣

微岩丢下信纸就打车去了夏鸣的公寓。你怎么可以这样,人心是不能够去试探的,你知不知道,知不知道。她发疯一般地摁门铃,没有人。去到公司,找到经理。他说:“夏鸣直接去了日本,飞机已经起飞,工作上的交流,他会去两年。”

她冲进水房,终于没能遏制住自己的眼泪,那是在楚澄离开时都未曾掉下过的眼泪,墨菲跑来抱住她,询问她安慰她,她只是摇头。这些年的时光都如同蒙太奇镜头一样在她心里一帧一帧地闪过,终于明白许多人说有些事情不需执着结果,结果总是让人失望。现在她经过了,才终于肯相信,不放过自己的并不是感情而是自己。

她擦掉眼泪,推开墨菲,飞快地打了辞职报告递给经理。回到公寓只拿了现金,没有带卡更没有收拾衣物,就直奔机场而去。

这一次,她不要做等待的人,因为她知道幸福与她只相隔并不浩瀚的一面海。这一次,无论他是否愿意是否能够相信她,她都要投奔他而去。她知道,除了钱一无所有去到异国他乡的她,他一定不会把她丢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