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大赏功臣(第2/2页)

“好!”

朱棣大笑道:“卿不拜蛮夷,朕也许你不拜天子,尔为大明脊梁,永远笔直刚强……太师,取金质奖章来!”

“遵旨!”

柳淳从下面人手里,接过了一个紫檀木的盒子,展开之后,一枚金质奖章熠熠生辉,柳淳用双手捧起,朱棣则是双手拿起,抓着明黄色的缎带,给郭冀挂在了脖子上。

一瞬间,郭冀热泪盈眶,浑身颤抖。

“臣,臣未能完成先帝旨意,又未能以死报国。如今侥幸归来,如何能受天子大恩啊?”

朱棣摇头道:“不必过谦,哈烈那是蛮夷异域,探索未知,又如何能一定成功?汝等之功,堪比张骞,不失臣节,胜似苏武。我大明若要长盛不衰,兴旺发达,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忠勇之士,这是你们应得的。”

朱棣说完,又从柳淳手里,接过了一份明黄色的文书,上面简略写着立功受赏的缘由。朱棣一并交给了郭冀。

没有赏赐金钱,没有封妻荫子,也没有提升官爵,可就是将金质奖章挂在胸前,顿时就不一样了。

当初在靖难之役中,也曾有人得到过奖章,不过那是针对保卫北平的功臣,属于特例。可这一次不一样。

柳淳建议,朱棣也下旨了。

从今往后,凡是与国有功的人员,根据情况,可以分别获得不同等级的奖章。

这个奖章不同于官爵,也不会提升俸禄,可是眼看着一个个人挂上了奖章,就让那些没有得到的人眼红心跳。

朱棣每走到一个人的面前,都会让柳淳介绍功劳,然后亲自挂上奖章,褒扬勉励,而得到了奖章的人,又都被安排在王聪的旁边。

对比真是有些惨烈,王聪的老脸涨得比猪肝还难看,他强忍着咳嗽,心都在滴血。

只不过没人会在意他,朱棣转了一圈,最后走到了常茂的面前。

这一次给他的盒子全然不同,是一个绿松石的,在盒子上面,还嵌着两条金龙,光是这卖相就不凡啊!

朱棣拍了拍常茂的肩头,不用柳淳说话,他直接道:“卿乃是开平王之子,位居郑国公。主动前往异域,不辞劳苦,十年之间,出生入死,有大功于社稷,堪称臣民表率。朕岂能不赏,常茂,你看看朕给你准备的此物如何?”

柳淳很配合地把盒子送到了朱棣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