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朱棣挖墙脚(第2/2页)

蛮夷的分工程度高,所以才会有商人不远万里,跑到中原来购买商品,进行贩卖获利……朱棣仔细想了想,的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于谦的见解且不说对与错,至少能成为一家之言。

可接下来朱棣困惑了。

“你想说什么?莫非要大明学蛮夷?放着好好的大一统不要了?要准许地方世家做大,还要分封诸侯?”

朱棣真是气坏了,这不是胡来吗?柳淳这个徒弟也不靠谱啊!

“陛下,草民可没有这么说!”于谦委屈道:“草民是说,应该想办法建立起更加复杂高效的经济模式。改变两千年的小农经济,这正是我师父的主张啊!”

朱棣依旧没有被说服,他追问道:“说明白点,你到底主张什么?”

于谦笑了,其实他的主张非常简单,这是于谦在观察铁路修建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几乎没有一个工程,能像两京的铁路一样,得到各地大多数百姓的支持。

而且修建一条庞大的铁路,可不是家庭小作坊能解决的,在铁路沿线,工厂,矿场,作坊,商行……如雨后春笋,遍地发芽。

再把事情说得明白一点,唯有进入工业时代,才能彻底改变经济模式,不然原本的模式已经是农业条件下,大一统王朝的最优选择,还折腾干什么?

朱棣跟于谦一问一答,不断探讨着,渐渐的,两个人都忘了时间,一直谈到了日头偏西,朱棣才猛然惊醒,竟然谈了这么久!

连午饭都忘了。

他再看于谦,眼神完全变了,变得柔和,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慈祥。

柳淳的确培养了一个好学生。

皇后说他是未来的宰辅之才,可是在朱棣看来,现在的于谦就已经比许多朝臣还厉害!尤其关键,他还这么年轻,等他长大了,真是不得了啊!

“于谦,回答了你师父的提问,你多半能顺利毕业。今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于谦迟疑道:“陛下,草民还不能说解答了师父的疑问。我还打算去海外,去真正考察,弄清楚我的猜想是不是对的,这样才算善始善终!”

“不对!”朱棣大笑,“你的想法归结起来,就是修建铁路十分重要,朕也是这么看的,还要多此一举干什么?”

“于谦,你很不凡啊!朕有意帮你做个媒,你说吧,看上了谁家的姑娘,不管是谁,朕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