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不考进士考交大(第2/2页)

面对记者的提问,朱高煦一改往日的寡言少语,变得侃侃而谈起来。

“殿下,你提到是教导科学知识的,那我很好奇,您会不会去教导学生呢?”

朱高煦大笑,“事实上我会担任交通大学的教务长,而且我还会邀请辅国公前来授课!”

“什么?”

记者大惊,“您是说辅国公都会过来充当老师?那学生们岂不是太幸运了?”

朱高煦笑道:“的确,辅国公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老师。除了他之外,像陶成道陶先生,还有许许多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物,都会加盟交通大学。我们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大明培养超一流的理工科人才,我们不能纠结在圣贤教化之中,必须向前看,向着未来去求索全新的知识。用新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我很想借助你们的报纸,向所有的年轻人提出倡议……我相信大多数年轻人是怀着理想的,就跟当初的我一样,你们的追求不该只是颜如玉和黄金屋。我热切期盼你们,能投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充满了无数吸引力的未知世界。让我们携手推开一扇科学的大门,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这个领域里,得到的快乐和满足会远超宦海仕途万倍。”

……

“果然,不愧是柳淳的门生,这忽悠的本事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同样刚进京不不久的礼部尚书蹇义看了一会儿,就把报纸扔到了一边。

他才不信朱高煦的鬼话,说到底,还是文官太不争气了,才让人家有机可乘,频频打脸。

身为今科会试的主考官,蹇义觉得必须要真正选出几个人才。

一定要品学兼优,有办事能力,是真正的可造之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跟柳淳对战,并且战而胜之。

“你们都不要跟着,老夫要去看看各地的举子,到底有没有本事。”

这位礼部尚书大人也玩起了微服私访,他去的第一站就是江西会馆。

为什么要选择这里呢?

没有办法,整个明初,最出人才的地方就是江西,连南直隶和浙江都要甘拜下风,江西举子够强,就万事大吉。

蹇义怀着热切的心情,来到了江西会馆,里面也正在讨论着,而且还十分热烈。

“果然都是热血青年,就是有活力。”蹇义笑呵呵走进来,可是当他看见桌面上摆着的报纸之时,老脸顿时垮下来了。

你们要看清楚想明白,千万别上当啊!

“诸位同乡,实不相瞒,我已经想好了。前些年,黄观黄大人就去过江西,要求各地秀才生员要了解时事,不能当一个书呆子。当年天子在奉天殿测试百官,结果我们的官吏连孩子都不如,这是什么?这是耻辱!读书人的奇耻大辱!”

刚走进来的蹇义一听,差点趴下,好狂妄的小子,老夫记住你了!

“我本来是这一次江西乡试的解元,离开家乡的时候,很多人都跟我说,要连中三元,光宗耀祖。可我却不以为然,若是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糊涂官,只会让家乡人蒙羞!所以呢,我决定退出会试,报名参加交通大学,为了表示决心。”年轻人顿了一下,突然抽出怀里的举人告身,高高举起,然后瞬间撕成碎片……蹇义觉得心都碎了,这小子简直疯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