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满血复活的锦衣卫(第2/2页)

“至于这一次,安家借着两位官吏的船只,向京城运送钱财,此二人知道是钱财,却不知是昔年的赃物,也不应该处以死罪,可责打廷杖数十,驱逐乡里,永不叙用。”

“还有,臣以为,安家派人进京,试图说服官员,帮着他们讲情……但他们打算找何人,并不知道,不能光凭着安家所说,打算如何,就给无辜的官吏定罪!”

“总而言之,臣以为,罪证有多少,就办多少人,受安童唆使的官吏,如果有贪墨收钱的情况,应该按律治罪,若是没有,仅仅诬告无辜,流放已经是最重的处罚!”

柳淳还要往下说,朱元璋怒了,“柳淳,你是替这帮人讲话,还是故作大度?想要收买人心?”老朱眼睛都红了,这么大的案子,他的宝刀都准备好了,你柳淳居然敢跟朕说,只杀安童一家,其余的人,最多流放,廷杖,你小子到底是哪头儿的?

“陛下,臣曾听闻,在李善长一案之中,陛下也曾感叹,杀戮过重……可陛下又说,非重典不足以惩戒人心,不足以威慑百官……臣仔细揣度,以为陛下的原意还是要遏制贪墨,教化百官百姓……臣斗胆建议,这一次,不妨把安童一案,作为最好的例子。可以刊印成书,向民间散发,而且陛下可以将这个案子,作为各地科举考试的一个题目,让学子分析,其中所犯法令,如此一来,还能让读书人多多了解法令,知道大明律为何物!如此一来,他们若是日后为官,也会有所警觉。”

“陛下,臣一心只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万世英名,臣绝无其他用意,恳请陛下明鉴!”

老朱俯视着柳淳,仔细品味这小子所讲。

若是真如他这么说,把安童的案子,作为典型,让全天下人都清楚,那么安童老贼,也就彻底臭名远扬。

相比起性命,文人似乎更在乎名声。

这个惩罚,绝对够劲儿!

比杀人剥皮来得更有震撼!

老朱终于捻须微笑,“嗯,就按照你所说的办吧!锦衣卫这次立了大功,朕打算恢复锦衣卫的所有执掌权责,尔等以为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