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太孙之师(第2/2页)

朱允炆乖乖答应,转身离去。

老朱看着他的背影,嘴角止不住上翘,他的动作正好被柳淳看到,老朱咳嗽了一声,“臭小子,朕看自己的孙子,关你什么事?”

柳淳心里头这个冤啊!你看孙子我看你,咱两不耽误还不行吗?现在的老朱啊,是越来越不好打交道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朕不跟你废话了,前些时候,朕提到过,要传位给燕王,可朕深思熟虑之后,发现未必妥当。”

老朱的直接,让柳淳有些错愕,难道不用铺垫一下吗?朱棣就这么可怜,一下子被否定了?

皇位继承这件事情吧,顺位安排,其实是挺复杂的事情。

假如没有册封太子,原则上所有儿子都有希望,当然以嫡长为先,偶尔也有立贤的情况。

但老朱早早册立朱标为太子,这时候朱标死了,原则上排名第一的继承人就是朱标的嫡子朱允熥!

和老爹一样,朱标在常氏死后,并没有册立正式的太子妃。哪怕朱允炆继位之后,都尊常氏为嫡母。

换句话说,朱允熥就是嫡子嫡孙,雷打不动的。

当然朱允熥年纪小,而且由于母亲死的早,他的智力发育似乎有问题,再加上蓝玉的因素,总之,老朱不可能放心把江山给他。

这时候秉承立嫡的原则,第二顺位应该是秦王朱樉,第三顺位是晋王朱棡……有人要问了,怎么还没有到朱允炆?

没错,他只是太子的庶长子,排名顺序是很靠后的……当然了,因为常氏死后,朱允炆的母妃吕氏是事实上的太子妃,硬要说他是嫡孙也可以,只是差了一道手续,而且还是永远没法弥补的。

不过在老朱这里,礼法并不算什么,他的强悍,也足以压服整个文官系统,所以在朱元璋的治下,不会出现什么“争国本”一类的闹剧,说起来万历皇帝,还是太手软了,早杀干净了多好,免得遗祸无穷!

只要老朱认准了,那就是储君!

“柳淳,太子看重你,朕也以为你是个人才。朕打算立允炆为太孙,你负责教导他,让他像太子一样,你能做到吗?”

柳淳咧嘴苦笑,朱允炆今年十五了吧!他真的能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