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朱标的思考(第2/2页)

汪老先生,或者说文官们,真的是那么鄙夷商业啊?为什么动了商人,他们就跟疯了似的?

道理何在呢?

朱标陷入了沉思,他隐约感觉到,这是最关键的东西,只要能想通,或许他成不了父皇一样英明的天子,但至少能做一个守成之君。

朱标决定不置可否,他要静静观察,瞧瞧柳淳打算怎么办,汪老先生又会如何应付……

“苏州的前景非常好的。”

柳淳笑呵呵对徐增寿道:“根据我的估算,在未来几年,除了朝廷主导的官方贸易之外,民间的贸易也会发展起来。苏州物产丰饶,交通便利,人心灵活,文脉悠长……这都是苏州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这座城市的未来,会超过京城,成为江南的耀眼明珠!”

柳淳当然没有撒谎,在松江没有开阜通商之前,苏州就是江南无可争议的第一,反倒是金陵,白白占据那么多的优势,就是发展不起来。

“但若是想苏州快速发展起来,就必须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苏州的经济不能仅仅掌握在商人手里,官方必须插手,准确说是陛下,必须让陛下看到利益,他才会坚定支持苏州的发展。”

“另外,现在经商,尤其是从事海外贸易,不是靠着质优价廉,童叟无欺。必须是仗剑经商,武力所及,商业所及。这个道理很显而易见,但是在平常的时候,根本讲不通。而且即便说了,也执行不了,道理何在呢?”

“就是这三方的利益没法打成平衡,说都想多占一点,彼此仇视,根本无法联手对外。”柳淳侃侃而谈。

徐增寿耐心听着,他这才明白柳淳的打算!

“原来你让我买下苏州的产业,就是存了这个心思啊?”

柳淳翻了翻白眼,“早知道你这么蠢,我就让梁国公来干了,我猜他比你强多了!”

徐增寿丝毫不在乎柳淳的揶揄,厚着老脸笑道:“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了,还请大哥指点,小弟该怎么做?”

柳淳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做?买本《三国演义》,好好学学如何维持鼎足而立的态势就行了。商人不能失控,陛下又不能压榨太狠,他们两者留出来的空间,就是你的获利空间,够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