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2/2页)

只要按照这个修改方法来,这篇论文就能得到予以通过。

大概是帮忙转发修改意见的编辑也很无语,在发给洛叶的邮件时,小心翼翼的加了句,“是否采用,或者是有其余意见,请再发邮件通知我们。”

洛叶收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沉默当中。

在认真看完了修改意见,又拿出了草稿纸开始演算,再然后,又啪啪啪的写了一封邮件,连同收到的论文一同发了过去。

这篇论文耗费的精力比《单位球》还要多,几乎被审稿人推翻,这对洛叶来说简直不能忍,这岂不是说明她前段时间的努力都成了一片空?

于是她根据审稿人的意见,找到了对方的逻辑——既然对方想用自己的逻辑来击溃她,那她也可以。

——她不承认自己的逻辑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在看过了对方的意见后,洛叶也是如此认为的,她和对方明明是两个思维,这两个思维不一定说非要有一个错的,可是对方否定了她的,这就是说,对方觉得她的思维和逻辑是错的。

既然这样,那就看看,谁能说服谁吧。

而《数学学会会报》编辑部,在收到洛叶这封邮件后,负责的编辑不由哀嚎一声,“又来了……”

审稿人和作者隔空过招,而他们这群人要负责当传声筒,并且要一直看到结尾,等着这一次数学大战的结果。

理论上来讲,只要双方没有一人休战,就可以对战到地老天荒,而据他们所知道,他们编辑部最长的一个对战时间是半年,负责的编辑看到那篇论文都要口吐白沫了,双方还没有鸣金休兵的意思,最后还是他们汇报了主编,让他老人家终止了那一次的世界大战。

而这一次负责这篇论文的编辑似乎又嗅到了世界大战的感觉,论文修改意见长的让人怀疑审稿教授太闲了,而洛叶虽然简洁但是一针见血的回函似乎能看到这位作者的性格。

……靠。

他痛苦的把洛叶这封回函发给了审稿教授,告诉他这是作者的意见,并且把洛叶拍下的照片——她在草稿纸上演算的过程一同发给了对方。

过了一天,对方再次发回来了邮件,这次还有他详细的推理过程。

大战果然开始了……

洛叶和对方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发邮件,唇枪舌战,没有一个人认输投降,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编辑把这篇论文给了主编。

作者有话要说: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