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第2/2页)

“搭桥不是我担心的,工人马虎操作才是我担心的。按照工规走,绝对不会搭桥。”林一山扫了对方一眼,对方恭谨地低着头,林博士只看到她的头顶。

许愿跟着众人的目光,也看向汇报人。

她穿着宽大的灰蓝色工作服,和现场绝大多数人一样。厚厚的棉质工作服,掩盖了她纤弱的骨架,如果换上便装、散下头发、摘掉眼镜、穿上高跟鞋,也是中上姿色的女孩。

估计一毕业就进了研究所,整天和理工男打交道,在洁净间、热压罐控制室摸爬滚打,缺三分温婉。

林一山双手拇指卡在牛仔裤口袋上沿,沿着两个零件各绕了一圈,边边角角看了个遍,如入无人之境。

现场近二十人,场面略显肃穆。

林一山绕了个大八字,回到人群前面站定,中等音量说了一句:“脱模吧!”

众人如闻圣旨,十几个生龙活虎的工人,堪堪把零件围住,井然有序地拆袋。

客户方质量代表早就站在林一山身后,闻言走上前向,拿了FO(Fabrication order)出来,请示能否让操作者签字,林一山同意了。

白色真空袋被浅蓝色工作服包围,几分钟后,真空袋被拆开一角,露出油黑的软模工装。工人需要把真空袋和隔离膜全部拆开,再小心脱下软模工装,工装下才是产品。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与金属制件最大的区别,是材质的特性。纤维结构在制造过程中,有严格的工艺规程,需要极其苛刻和质量控制,纤维断裂、破损、受潮都会影响产品性能。

而碳纤维与金属相比,最大的优势恰恰是性能:强度比钢铁大,质量比钢铁小。简要说来,就是“超轻”加“超硬”,这种新材料最适宜用在航空航天产品上。特别是民用航空产品。

波音公司最新机型B-787,号称梦想飞机,其主要材料就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达到了50%。

轻量化、复合材料占比加大,这是国际航空制造业的大势所趋。还以波音公司为例,波音787的上一代机型波音777复合材料约占12%。铝占50%。而787中的铝只占了20%。

现如今,一架飞机,复合材料在总材料中的比例,已经成为衡量飞机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

这道工序叫脱模。一个零件,经历了漫长的工艺讨论、模具设计、模具制造、裁料、激光定位投影、铺贴、封装、固化……出炉并不是最后工序,脱模往往成为“零件终结者”,让价值不菲的材料、工序、和心血前功尽弃,化为泡影。

林一山站在人群后,默默地看着。从走进厂房开始,他就没有再看许愿一眼。他的注意力全在零件上。

作者有话要说:甜吗?我不会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