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念奴娇(20)(第2/2页)

这味道,实在不敢恭维。

这才想起,大军赶的急,她几天没能洗头发了,被雨这么一淋,可不就是个怪味儿!

“你放心,我不嫌你臭。”晏清源见状,笑呵呵丢给她一句,归菀没好气地嗔他一眼,到底有点窘迫,背过身,仔细继续擦抹去了。

外头暴雨如注。

听着帐门口稀泥哗啦地传来阵脚步声,人一立定,身上披着个宽蓑衣,头戴斗笠,看着倒像个渔翁了,来人一抹脸上的雨水,声音一起,归菀听出是刘响:

“世子爷,太宰求见,想同大将军商议攻城一事。”

知道晏清源一行到了,晏岳单人独骑一路东倒西歪地冒雨求见,等在了营门外。

帐内微闷,晏清源换了常服,只是站着轻摇羽扇没有要见的意思:

“让他回去,就说我昼夜行军有些累了,不急一时。”

自慕容绍身死,魏军不敢轻举妄动围逼颍川,反倒给了高景玉良机,趁着晏清源未到,命人修修补补,加固城墙,又补充了粮草器械,一时间,攻城的难度反倒又大了。

晏清源的不满表达得隐晦,刘响会意,把斗笠朝头上一戴,转身冲进了雨幕。

后半夜,雨就小了,等天一亮,潋潋艳阳从云层中这么一挣,犹如红鲤打挺,就攀上了无际苍穹。

归菀这一觉,也是后半夜醒的,水洼里的青蛙此起彼伏攀比着聒噪,直到天色微醺,停了,无奈鸣蝉不断续地接上,响遏云霄,这个时令,正是中原大地最热的时候,她梳好头,朝包帽里一塞,抚了两把,才发现:

而晏清源已经不知去向。

归菀走出来,外头一切井井有条,擦拭兵器的,起灶烧饭的,喂马晒柴的,各自忙碌。她有些赧然,什么忙帮不上,只能白吃白喝,脑袋瓜里不知怎的想起以前的话,忽然很想试一试,轻咳一声,大大方方走向一个正点火的小兵跟前,拿捏着嗓音,说道:

“我帮你烧饭。”

刚一场透地雨,柴火都是湿的,好不容易从晏岳的军中借来干柴,小兵点着了,粗粗一乜归菀,见“他”一张脸白净得跟姑娘似的,身子也单薄,被肥大的兵服裹着,真不知从哪征来的!小兵这么一嘀咕,没留意人怎么冒出来的,遂把手里一根短柴一丢,啪啪拍了手:

“呶,你烧吧。”

说完,去把今早拖来的断枝翻腾晾在了太阳底下,归菀好奇一瞧,暗暗记在心里,似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边,她蹲下来,只顾添柴,塞得满满当当,那烟越来越大,火却越来越小,归菀不免又急又惑,终于,在她奋力的扑救下,那火,是彻底灭了。

烟雾缭绕的,呛的她直咳,她捂着嘴从这片乌烟瘴气里逃出,这一阵动静,早引得一旁来了人,一面把柴火扒拉出来,一面笑骂她:

“雏儿,你他娘的连个柴火都不会烧,怎么征进营的,在家没给你娘烧过锅啊!”

被人这么一骂,归菀话没懂,脸却“腾”地红透了,幸亏被烟灰抹的一道黑一道黑的,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她讪讪一放袖子,想解释,倒怕更招骂,却见那人不耐烦地给她演示了:

“傻子,看着!柴火得一根根递,慢慢拨,你他娘的把炉灶都塞死了,火不熄才怪!”

归菀了然,一下明白了个中道理,知道行伍都是粗人,不计较,便露出细白小牙,冲这人难为情一笑,笑意还没完全走上两腮,听后头一阵动静,一转身,见晏清源被一干随从幕僚簇拥着进了营地。

紧挨他身侧的,果然是那个小少年晏清泽。

归菀见他一行人还在围着晏清源不知交谈着什么,晏清源只是时不时略一颔首,等人近了,竟没瞧见她,径自就走了过去,丝毫没在意附近这个一脸乌黑狼狈的少年模样的兵丁,就是归菀。

归菀却留意了他的马靴,满是草泥,腌臜一片,这么啪嗒啪嗒踩过来,就连他衣角处也染了块黄泥,已经半干,癞狗皮一样趴在那,随着他步伐一晃一晃的,他么,看起来已经像个捕青壳虾的民夫了,归菀想的驴头不对马嘴,唇角忽微微一扯,绽出个笑来。

许是她探究的两只眼过分关注,被他察觉,目光往后一睃,两人对视的刹那,晏清源眉头微蹙,顿了顿,认出归菀,忽哼哼一笑,一打眼风,示意她跟上来了。

他这一大早,带着一干人马在晏岳斛律光等人的相引下,不顾泥泞,勘测地形去了。一大圈子转下来,把个地形勘透,同众人一商夺,也就拿定了主意:

重新筑堰。

眼下,雨水最为丰沛,三不五时就是一场暴雨,趁着上游大涨,把积水蓄足,一鼓作气冲垮下游的颍川城,到时,高景玉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

水坝一旦决口,颍川城破,就在瞬息间。

晏清源主意既定,吩咐下去,晏岳等人即刻便着手去征调更多的民夫准备拦河造堰了。

众人散了,纷纷走远,归菀便慢腾腾走上前来,尚不知自己一脸黑,只把两只黑白分明的清水眼,定定的,一看晏清源:

“大将军,你去哪儿了?”

一张脸,也就两只眼能看了,晏清源忍笑,蹙眉看着她:

“你呢,你干什么呢?刚才和一群人混在那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