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满心满眼都是地里收成的朱父。

一门心思只想着六郎亲事的朱母。

全身心都扑在猪舍上头的王香芹。

还有跟三郎快乐挑粪准备堆肥的朱四郎。

只这般,全家上下谁也没有意识到,朱六郎正在痛苦的深渊里扑腾。二郎倒是发觉了,可是他不敢跟媳妇硬杠,只能选择早出晚归,眼不见为净。还有胖墩子灶台,他瞅着他小叔那惨状,生怕小叔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求爷爷告奶奶的让亲娘肚子里那个是弟弟,好长大以后代替他秃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宁氏的话本子第一册 就已经完工了。

第一册 嘛,说白了就是试水的,宁氏牢记王香芹教的套路,务必要让第一册吸人眼球,要有爆点,要有争论点,要富有戏剧化。

以汪大嫂算命为开篇,展开了汪家那精彩纷呈的剧情,到了第一册 结尾处,汪大嫂那俩糟心的大小姑子已经出来了,大姑子白眼狼,小姑子搅屎棍。然而,因为开头的铺垫,让读者明白,就算摊上这么俩倒霉姑子,汪大嫂还是腾飞了。所以,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请看下篇。

依着宁氏的设计,第一册 还仅仅是停留在剧情展开,将主要的角色介绍一番,汪家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点,尽数展现在读者眼前。到了第二册,才是汪氏夫妻的崛起。

没错,汪大哥的戏份也是很足的,毕竟去茶馆里听书的主要还是男性,如果说汪大嫂是个吸引眼球的噱头,那么汪大哥才是整个小说最重要的男主,整个事业线就靠他来支撑了。基本上,前期种田文,中间换地图,男主走事业线,女主走宅斗路线,后期大团圆结局,妥妥的爽文模式。

就在宁氏高高兴兴的拿着第一册 赶往县城时,朱母那头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费劲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有人家愿意考虑一下朱六郎了。之所以说是考虑,也是因为早先从南山集那头传开来的六郎批命,“谁嫁他都过不好”这句话,简直就跟诅咒一样,让不少人都心怀芥蒂。

不过,总归还是有人想搏一把的,想着老朱家家底颇厚,当初分家时,六郎虽没有拿太多的田产,可只要有现银在,买地置业又不是什么难事儿。庄稼人嘛,只要有个几十亩地,哪怕啥事儿都不干,单单是吃租子,也能过得很好了。

也因此,就有人通过中人给朱母递了话,大概的说了一下自家的情况,问愿不愿意结亲。还加了个条件,要求成亲后将所有的现银尽数置办成田产,只要有田产在,起码不会饿死。

会考虑朱六郎的,本身条件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朱母生怕六郎会砸在手上,听了下条件,虽说样样都不好,可也不至于太糟心,当下一口应承了下来,并火速开始准备聘礼,并主动将本地一贯的聘礼加厚了一倍,期盼着这般诚意能换来一个好结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直到事情久无响动,朱母又托人去对方家里问情况后,作为中间人的大娘支支吾吾的过来回话:“那个……人家又反悔了。”

“为啥啊?是有啥不满吗?聘礼还不够厚?那成啊,我再加三贯钱。”朱母急了,哪怕对方的条件处处都显得不尽如人意,可有几点她还是很满意的。

女的,活的,年方十七。

就这三点,朱母就已经相当得满意了,至于女方家境不咋地,父兄都有不小的缺点,本人身段不好长相不好手脚不够勤快等等一切一切的毛病,在她看来都是可以容忍的。

可为啥说好的事情又变卦了呢?

中间人吞吞吐吐了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还是朱母急了,抓了一大把铜钱硬塞给她,就求她说实话,还保证自己一准不生气。

最终,中间人被朱母的诚意所打动,冒着被老朱家恨上的风险,咬牙说了实话。

“……那家人嫌六郎丑,姑娘家宁死也不愿意嫁。”

朱母惊呆了。

嫌、嫌六郎丑?!

要不是中间人说这话时的表情无比诚恳,朱母还真当她是在说笑。诚然,六郎的长相跟俊俏是没啥关系,可跟丑有啥关系呢?事实上整个秀水村那就没一个男的是长相俊俏的,要说气质出众的大概是村学的杨秀才,单纯长得好的应该是王香芹的娘家大哥。村里其他男人,则都是标准的庄稼汉长相,尤其是老朱家的人。

个头高,体格壮,浓眉大眼。

这就是朱家人一脉传承的长相。

跟俊俏完全扯不上关系,但跟丑陋也没啥关系吧?

及至中间人都走了许久许久了,朱母还是愣在原地回不过神来。最后,还是王香芹从猪舍归来,看到婆婆傻不愣登的立在堂屋门口,目光望向远处,仔细看去却是毫无焦距。

王香芹吓了一跳,忙伸手在朱母眼前摆动,还高声唤了好几次,这才堪堪将朱母唤回了魂来。

“咋了?”朱母下意识的问道。

“娘?”王香芹想说,你还问我咋了,您老人家这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才让人忍不住问咋了。

好在,朱母很快就回过神来,想起前不久的事情,顿时红了眼圈:“我好不容易给六郎相看了个媳妇,人家嫌弃他长得丑!”

王香芹:…………

槽多无口。

朱母这回是真的伤了心,甭管六郎的行情再差,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前头为了六郎的亲事她费了无数的心力,眼看着希望就在跟前,她都已经将聘礼都准备好了,结果晴天霹雳。

嫌弃六郎长得丑啊!!!

“六郎上哪儿去了?”王香芹有心安慰朱母,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忽的想起自己仿佛是有许久没看到六郎了,先问出了声儿,才想起来,“哦,对了,六郎这些日子是跟二嫂家搭伙的。”

本来,应该是六郎在家吃一天三餐,吃完再去宁氏那头的。可后来,宁氏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种想法,兴许是心虚,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浪费时间,六郎一天三顿就都跟二郎一家三口一起吃了。又因为六郎早出晚归的,很多时候还真碰不到面,毕竟其他人也挺忙的。

朱母并不关心六郎去哪儿了,她只是伤心于六郎真的要砸手里了。

“他们怎么能这样呢?嫌六郎长得丑啊!那家姑娘就好看吗?没有啊!你长得比那姑娘好看一百倍!”朱母气愤难当,“我还没嫌她丑呢,她倒是嫌弃上了!”

王香芹露出了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她该说承蒙夸奖吗?

就在这时,朱父和四郎前后脚回到了家中。

于是,继王香芹之后,他俩也受到了不轻的惊吓。

男人啊,尤其是秀水村这种乡下小村子,对于女子的容貌都不是那么看重,又怎么会在乎男子的相貌呢?要知道,说亲一般都是先看家境,后看能耐,如果是女子就看是否勤快,男子则是看他是否是个老庄稼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