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第3/4页)

所以,王嫂子就昧着良心帮着劝,说自家跟老朱家到底是一个村子的,自家又是外来户,比不得祖祖辈辈都是秀水村的老朱家。又说这事儿本就是自家理亏,若不安抚好了老朱家,回头可别累得姐妹俩都坏了名声。

最息事宁人的法子,不就是姐妹易嫁吗?

亲姐妹呢,谁嫁到孙家,谁嫁到朱家,不都是嫁吗?

这不……挺好的吗?

由于王香芹至始至终都不曾反对过,甚至连一句不愿意都没说过,姐妹易嫁的事情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以前,王嫂子是心存愧疚,都不敢回想当初的事情。可眼下听温氏一说,她几乎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所有曾经想不明白的一切,如今是清楚分明的摆在了她的眼前。

可不是这个理吗?要是王香芹跟朱四郎没一腿,为啥会同意这桩亲事呢?任凭你去问谁,问十个乡下妹子,起码九个会闹起来。剩下的那个就算不闹,也会气疯了的。因为两门亲事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没道理说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接受了。事实上,只要当初王香芹闹起来了,事情就不可能这么平静的解决。

被亲妹子毁了一辈子啊!!

本来可以嫁到镇上享福的,如今却要嫁给一个乡下泥腿子!!

王嫂子代入了自己,顿时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深以为就算没办法再嫁到镇上享福,也一定要毁了亲妹子。我得不到的好日子,凭啥叫你得了去?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自己嫁给泥腿子,那干嘛不大闹一通,顶好叫孙家休了那东西,干出这种坑亲姐的事儿来,怎么报应都不迟!

温氏将王嫂子脸上的神情尽数看在眼里,还适时的添了一把火。

“你可想明白了?王香芹肯定一早就跟朱四郎好上了,他俩一个村的,王家又不可能一直守着她的,谁还不用干活了?保不准你还没进门,他俩就已经勾搭上了。不然为啥那事儿发生后,她不吵也不闹,就这么高高兴兴的嫁过来了,接着不是盘算着怎么养猪,就是寻思着去妹子那头搂钱。”

“啧啧,连亲爹娘、亲妹子都要算计,心真脏!”

“兴许王香椿把她打晕都是她提前算好呢!你想啊,你公婆为了钱昧着良心也要棒打鸳鸯,幸好有亲妹子帮忙,姐妹情深英勇替嫁,保住了她姐不 说,还让她姐如愿的嫁给了心上人。自己呢?唉,她自己去镇上受苦受难。大户又怎样呢?感情不比钱来得重要?”

“她王香芹可真不是东西,可怜王香椿哟,真叫人心疼,唉……”

最可怜的其实是王嫂子,本来是过来瞧热闹的,结果被温氏拉到旁边这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车话,她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裂了,整个人生都被颠覆了,连怎么回的家都不知道了。

温氏也是真能耐,她自己就是当儿媳的,太清楚儿媳妇的心态了。句句话都戳在心窝子上,先是让王嫂子明白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又深入剖析王香芹的所作所为,成功的让这对姑嫂离了心。

当然,她俩本身也没多深厚的感情就是了。

回家后,王嫂子越想越不对劲儿,总觉得温氏那套逻辑特别有道理,完全说得通啊!没道理说王香芹原先在娘家啥都不会的,嫁到了婆家就一下子变得灵光了。既然能在婆家养猪,那为啥不能在娘家养猪呢?这要是在娘家养了猪,眼下这一切的好处不都是王家的吗?

兴许是嫌刺激还不够大,到了晚些时候,王家大哥回了家,还意犹未尽的告诉媳妇一个事儿,说是县太爷从王香芹的猪舍里挑了两头顶顶好的大肥猪,说是要送去给京城里的贵人尝尝,回头啊,搞不好京城里的大官老爷,甚至皇帝老爷都要知道他妹子妹夫了。

王嫂子“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不敢置信的问道:“京城?皇帝老爷?”

等弄明白稍早之前发生的事情后,王嫂子瞬间瘫坐在了地上,拿手拍着地哭叫道:“苍天啊!她王香芹太不是东西了!黑心烂肠的王八羔子!她就是故意的!……”

连哭带嚎的将温氏跟她说的话挑重点说了出来,王嫂子倒是没提温氏,只是反复的咒骂王香芹,仿佛这样就能出了心头的一口恶气。

“都说女儿家天生就是胳膊肘往外拐的,可没像她这样的啊!有这个本事不在娘家施展,她藏着掖着全都给带到夫家去了!娘家啥都不知道,啥都捞不着,这是钱的事情吗?这事关列祖列宗啊!!她倒好,白便宜她男人、她婆家,往后要是皇帝老爷知道了,那说的也是老朱家!天啊!我不活了!!”

王家爹娘略慢了一步回了家,结果一进家门就听到儿媳在骂已出嫁的大闺女,顿时来了气。可没等他们上前质问,就听到了儿媳一叠声的哭嚎咒骂,等听清楚那话里的意思后,他们也呆住了。

很多事情本来就是细思恐极的,没往深处想时,一切都是温馨美好的,可一旦被人点醒后,却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得截然不同了。关键是,温氏的那套理论还真就是立得住脚的,王香芹出嫁前同父母哥嫂包括妹子的关系都是非常好的,可自打出嫁后,哪怕仅有的那两次回娘家,言行举止、眼神表情都透着疏远。

当爹娘的,以为是姐妹易嫁那事儿伤透了大闺女的心。可再仔细想想,王香芹连亲妹子都能原谅,没道理痛恨父母啊!父母不是不想给她做主,是她自己放弃了的。

越想越不对,越想越心惊,总觉得王香芹好像真的是自己看上了朱四郎,铁了心要嫁过去的。

……

王家跟老朱家不同,他们家是外来户,宅基地很小。当然,乡下地头的房舍再小也是有个度的,因此一家人还是住的开的,也有前后院,不能跟老朱家比,却也能后院养家畜前院种葱蒜。只是,他们家四下都有邻居,不是境遇相当的外来户,就是因各种原因跟家里人闹掰分出来过的。差不多十来户人家,都是挤挤挨挨的住在一道儿。

挨得近不说,王嫂子还在家里又哭又闹的,丝毫不收敛,那番大动静自是引起了左右邻里的注意。

有一墙之隔偷摸着听墙角的,有跑到院门口东张西望的……总之,在众人的努力下,王嫂子的那番论调成功的传播了出去。

就连温氏都没想到事情居然会传得那么快,没两天,整个秀水村都在讨论同一个事儿,不是县太爷进村,而是朱四郎的绝美爱情。

“真看不出来啊!朱四郎居然这么能耐!”

“可不是吗?以前我还道他八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敢情都是装的啊!瞧瞧,王香芹这还不是泼出去的水一心向着夫家,她还没嫁人前就惦记上了啊!真看不出来啊,朱四郎还真是有点儿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