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诗澜从没在樊子期的脸上见过这样的神情, 但她还是勇敢地点了点头, “是, 如果不是因为那半张脸被毁容,以她从前的容貌,应该会在醉韵楼中安排去接待客人才是。”

“还有呢?”樊子期将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惊喜和激动压了下去, 抱歉地放开了诗澜的手, “她听起来……似乎反倒更像我的一位故人, 冒失了些, 诗澜姑娘莫怪。”

诗澜被他放开, 反倒有些失落,咬咬嘴唇才继续说道,“她说她的名字叫念好, 麻麻也就让她一直沿用这个名字。她是个古怪的人, 从来不和谁多说话,好像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即便被人骂了也不会回嘴, 我在听见她唱歌之前,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过这个人。”

“她没有被毁容的相貌,你还记得吗?”樊子期问道。

诗澜使劲回想, 看起来表情有些困惑。

念好在她心目中就是一件工具,和那架古琴没有任何区别,回想也很费力气。

樊子期于是伸出手,轻轻碰了诗澜的右边下颌,温和的声音好似要引人入魔的精怪, “她这里,有没有一颗暗红色的痣?”

诗澜的眉皱得更紧了,她摇摇头,道,“念好毁的脸,正是这右边一半。她平日里都用头发遮着,我只见过一次,吓人得很,眼睛都没有了!”她说到这里,突然眼睛一亮,“大公子,我想起来了,那念好面上还有一处特征。”

樊子期极有耐心地看着她,“慢慢说,是什么?”

诗澜弯着嘴角露出个妩媚的笑容,指向自己的侧脸,“她笑起来起,左边脸颊这边会出现两个酒窝,这不常见,因此我还记得。”

“两个酒窝……”樊子期垂眸思索起来。

他与甄珍只是见过几次面、在她勉强装作樊承洲温文尔雅好兄长的关系。

因着樊子期是兄长,樊承洲不能越过他去先成亲,即便和甄珍初尝禁果惹出麻烦后来,也只能将孩子生了下来,暂时秘密抚养,而不能成亲。

其实,樊子期也知道自己当时不应该冒险去动甄珍的,毕竟,樊家家主即便更为偏爱她,却也并不愿意见到他和樊承洲兄弟反目。

可在见到樊承洲日日往甄珍那处跑,满脸傻笑的幸福模样,樊子期终归是没忍住。

他趁樊承洲因为族中事务离开的几日中,引人出手去了甄珍的院子将她杀害,却因为时间上过于仓促,没能来得及赶在樊承洲赶回来之后,将他和甄珍的那两个孩子一同杀死。

樊承洲得知甄珍去世时那场悲恸的大哭,樊子期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无比欢畅。

可看看他在汴京城又找到了什么惊喜?

甄珍难道没有死?

“大公子……”诗澜不安地唤道,“念好,是你要找的人吗?”

樊子期回过神来,微微一笑,他伸手轻轻抚摸着诗澜的头发,叹息般地道,“恐怕十有八九。我这就派人去查看,多谢你了。”

诗澜脸儿红红地接受他奖励似的抚摸,多余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樊子期起身离开诗澜屋子的时候,对身旁紧跟的下属道,“多派两倍人手跟着她,不允许有任何人试图接近她。”

“是。”下属沉声应了,又道,“如果她想要离开……”

“那就杀了她。”樊子期噙着笑,温和道,“真到了那个时候,记得做干净一点,不能让宁端和四皇子发现了。”

“是。”

“你说,汴京城中这么多受苦受难的人,为什么席向晚偏偏去了醉韵楼,又偏偏救下了她?”樊子期轻声问道。

属下谨慎地抬眼看看樊子期的神情,才回答道,“席大姑娘当日说那是她奶娘家的亲戚,属下查证过,确实有此人存在,只是丢失时还是孩童,年龄倒和那念好对得上,样貌却无从考据了。”

“偏偏这么巧,这人听起来和我的弟妹那么相似?”樊子期轻轻地笑了起来,他拍拍属下的肩膀,意味深长道,“你说得也对,席向晚从未去过岭南,更不认识甄珍,我倒真的很希望这只是一场巧合。”

若不是巧合的话,他就要非常、非常好奇,席向晚究竟为什么去找到念好、又执意将她救出来了。

席向晚大白日在烧着火龙的屋里连打了两个喷嚏,奇怪地摸了摸鼻子又搓搓手臂,并不觉得寒冷,反倒暖烘烘的,却不知道刚才为何突然打了个寒颤。

坐在她面前的少女有些紧张不安,“大姑娘,可是觉得身子有是什么地方不适?”

“没有,让你见笑了。”席向晚摇了摇头,喝过翠羽递来的热茶,才笑道,“其实这天寒地冻的,你也不必特意登门再度拜谢,那日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少女怯怯摇头,“我胆子小,那日若不是大姑娘搭救,恐怕除了在九宫里头哭到我兄长来救我,都一步也动不了。”

席向晚道,“可那日也没走水,即便没有我,也不会有事的。”

朱家姑娘咬咬嘴唇,执意道,“我就是来谢了,难道大姑娘不愿意见我、招待我吗?”

没想到看起来弱弱的小姑娘居然抛出来这么一句话,席向晚倒是笑了,她摆摆手,将茶盏放到一旁,“你谢,你谢,我还能拦着你不成?”

不如说,朱家兄妹俩这一次登门是赶得正好,席向晚正好能旁敲侧击得从他们身上看看朱家究竟是不是已经得到了自己大难临头的消息。

朱家姑娘看着弱不禁风又不谙世事的,一点也瞒不住心事,仍然能坐在这里和她说话,应当什么也不知道。

而朱家的那位公子……就要看席元坤怎么套他的话了。

席向晚对自家兄长们的能力极为信任,留着朱家姑娘说了一会儿话拖时间,见到席元坤的小厮装作普通下人来送了吃食后,便心知肚明这是“可以放人”的意思,开口似不经意地问道,“我听说,你来汴京是为了定下亲事的,是吗?”

“是。”朱家姑娘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原本渐渐放开的她一下子又回到了和席向晚初见时的那副模样,“连大姑娘都知道了?”

“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席向晚笑了笑,她意有所指地说,“二月里了,已经定下夫家是谁没有?你记得,夫家要慢慢挑,选一个自己最中意的良人,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朱家姑娘有些茫然,她要嫁的人,根本没有她挑的份,只是朱家的长辈们早早选定,兄长又带着她来了汴京,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去“选”这一回事。

可席向晚的话,却像是落入她心湖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圈圈涟漪。

怔忡了一会儿,朱家姑娘才突然道,“夫家已经定下了,我见过殿……我见过他,也和他说过话,应当是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