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八章 未盛之明(第4/4页)

高曜道:“刘钜不但于国有功,更宽慰皇祖母的心。似这等人物,竟不能为朕所用,实是憾事。”

我笑道:“刘钜在京中是一日也坐不住的,陛下便随他去吧。”

高曜好奇道:“你说他是故人之子,却不知他究竟是何来历?”

因刘钜不愿公开自己的出身,因此我从未向外人提及,更严令小钱等人不准泄露一句。“微臣与刘钜有言在先,绝不泄露他的出身来历。陛下恕罪,微臣不能失信于人。”

高曜一怔,随即释然一笑:“罢了。‘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你遵守承诺,虽不执剑,却也深谙‘任侠’一道了。”

我微笑道:“微臣不敢。刘钜保护微臣数年,微臣心存感激,因此不愿食言。”

高曜笑道:“那便只能待时机到了,再行赏赐。只是这些年,你写书入京,详述民风民俗,揭发贪蠹暴戾。朕每每派钦差去查,都能令他们措手不及,各个伏地待罪,当真痛快。朕的耳目能达千里之外,你功不可没,这件功劳必得好好赏赐。金银粟帛、女乐奴婢自是不在话下,还要加封邑五百,晋封郡侯,以彰巡按之功。”

我不禁失笑:“陛下之所以能令贪官污吏措手不及,皆因他们不知微臣密奏。陛下若大加赏赐,岂不是将此事宣之于众?此后微臣还如何代陛下巡行天下呢?”

高曜笑道:“你辛苦了这些年,也该在京中歇息几年了。巡行天下之事,自有御史。你毕竟是女子,一向身子也不好,朕不忍你奔波劳碌。”

我淡淡一笑:“这天下非但是陛下的天下,亦是太祖太宗的天下。微臣虽远离朝阙,国事不敢一日或忘。既享爵禄,敢不用命?”

高曜道:“朕明白你的忠心,只是身子要紧。你在府中也好,入宫与婉太妃作伴也好。都随你。”说起“入宫”二字,他的神色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踟蹰与不安。

也许他隐隐知道,我拼命逃离皇宫、逃离京城的原因。“微臣谢陛下关怀。只是微臣漂泊数年,早已不惯在京中长住,更不适合回宫了。”

这五年来,每年元日向高曜匆匆请安,他都如此挽留,我都如此拒绝。他仿佛早已习惯,只笑叹:“这也罢了。如你所言,人各有志。只是你答应了朕,过了新年才出京,这却不能食言。”

我忙道:“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