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2页)

此时,宜平已端了茶上来,用湿巾替李成义擦着袍子。

我起身,将茶端给李成器,道:“郡王已见过我父王了?”李成器接了茶杯,道:“已看过了,恒安王听我二人说要去赏灯,便嘱咐让你一道去看看。”我“嗯”了一声,道:“我没有什么亲近的兄弟姐妹,正愁无人同去。”

李成义抬头,道:“此话错了,我和大哥不正是你哥哥,日后在宫中还是要时常见的。”我听他这话,忙又端了杯茶递给他,道:“倒也是,你们回了宫,日后也热闹了。”

我们对坐着,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待日头渐落了,才起身出了门。

因平日宵禁,上元灯节更是热闹非常。街上热头攒动,衣香鬓影,远望去上千宫灯高挑枝头,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落梅如雪佳人笑。

我和宜平都从未赏过宫外的灯,早看得乐不思蜀,李成器和李成义却极为小心,一个不停护着我们走,一个则有意缓下脚步,免得我们被人流冲散。可即便如此,才不过一会儿,就独剩了我和李成器,那两个不知被挤到了哪里。

我正有些着急时,李成器却将我带到了一个摊位前。这摊位在街头,因摆卖的东西都是书,在灯节上自然没什么人留意,他却蹲下身,一边翻看着一边和摊主说着话,摊主挑了一本递给他,他神色平淡地接过,认真细看。

我不解看他,细看他手中的书卷是《金刚经》,并非什么奇缺的,正要收回视线去看人群找人时,却见他翻过了一页,正夹着一张纸笺,并非是书卷上字,而是极细密的蝇头小楷。

他静看着那字条,渐蹙了眉,旋即又舒展开。

我立在一侧看着,心中忐忑渐盛,只下意识将身子挪了一挪,佯装挑书,将他半遮住。他似乎察觉到我的变化,微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头看了几眼才将那纸条收在了手里。

他站起身,虽扬着嘴角,眼中却没有半分笑意:“送你盏灯,可好?”我点点头,跟着他走过几家摊位,凡是路过书摊,他必要蹲下身子看一会儿。

待走了半条街,才随便挑了一盏荷花灯给我,他付了钱提着灯带我走在人潮外出,随手将字条燃成了灰烬,鲜红的火舌在他手中转瞬熄灭,我不禁吓了一跳,脱口道:“你这样不怕人看到?”

他将灯递到我手中,道:“没了物证,即便看到也无妨了。”

我提着那灯,随他沉默走着,心中七上八下。既然他不避讳我,我就是问了又如何?念及至此,我略停了脚步,轻声道:“此事,可与你的安危有关系?”那字条上写的是什么我并不关心,但能让他冒风险来取的,怕是极要紧的事。

他静看着我没答话,过了一会儿,才渐自眼中泛出暖意,轻摇头道:“此事与我无关,是来俊臣要陷狄仁杰谋逆之罪。”我惊了一下,险些掉了灯,好在被他握住了提灯的手:“小心些。”我张了口正要再问,他却已松开了手。

“大哥。”

李成义终于寻了来,身侧跟着局促不安的宜平。他拨开人群走到我们身边,低头看了一眼那灯,笑眯眯道:“大哥何时有这讨人欢心的心思了?”

我被他这一说,窘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瞪了他一眼。

李成器摇头,笑看他道:“出宫时隆基特意说过,要送永安郡主一盏灯。”李成义啊了一声,璀璨一笑,道:“你不说我都忘了,是隆基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