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10章(第4/9页)

宋嘉言以为第一个动的会是宋嘉语,不想,更加耐不住性子的人竟是秦淑妃。

宋嘉言问:“太医怎么说?七皇子是哪里不妥当?”

吕嬷嬷道:“说是有些惊风的症候,已经开了方子,也熬了药。”

宋嘉言问:“太后过去了吗?”

吕嬷嬷道:“是。”

宋嘉言忙对昭文帝道:“臣妾这就去淑宜宫瞧瞧七皇子去,皇上要一起吗?”

昭文帝道:“一起吧。”

到淑宜宫时,七皇子正睡着。秦淑妃是个文雅安静的性子,七皇子不过三岁,平日里也是个文雅的,人倒是有几分聪慧,听说秦淑妃已经教着七皇子念了大半本的《三字经》。

宋嘉言又例行垂问几句,秦淑妃恭敬答了,宋嘉言道:“你是个妥当人,一定要照顾好七皇子。”

秦淑妃低眉顺眼地应了声是。

之后,两人又去了慈宁宫。

自从方太后笃信了永寿道长后,慈宁宫就总是有一股子若有若无的丹药味儿。

见两人过来请安,方太后脸色很不好。昭文帝这点担当总是有的,笑道:“今日没事,朕就带着皇后出宫转了转。”

方太后不悦道:“皇后是后宫之主,宫中哪里离得了她?不说别的,今儿个七皇子身子不大好,宫人报到凤仪宫,竟找不到个做主的人!还是跑到哀家这里,哀家做主传了太医进来。这幸而有哀家在,不然,万一耽搁了七皇子的病情,可如何是好?”

宋嘉言柔顺无比:“臣妾知错了。幸而祖宗保佑,七皇子有惊无险,不然,臣妾无地自容。”

方太后这才不再说什么,道:“皇后年轻不知事,怎么皇帝也陪着她胡闹?以后万不可如此了。”

昭文帝忙应了。

方太后逮到机会,发作一番,亦是人之常情。

只是,七皇子病情反复,好好坏坏的,着实令人担忧。秦淑妃日夜照顾儿子,人都瘦了一圈儿,容光黯淡,令人陡生怜意。

医士无用,秦淑妃转而想着求助永寿道长。

永寿道长是外男,无谕不得进宫。秦淑妃便求到了凤仪宫。

宋嘉言道:“太医尚且束手无策,道家丹方之术,只怕小孩子禁不起。”

秦淑妃哭得泪人儿一般,眼肿如桃儿,声音嘶哑:“臣妾只求七皇子平安,哪怕叫臣妾死在当前也心甘情愿。”

宋嘉言依旧犹豫,推托道:“此事,本宫做不了主。母后见多识广,阅历深厚,不如淑妃去问问母后与皇上的意思。”

秦淑妃又在方太后面前一番痛哭,方太后宣永寿道长进宫。也不知这永寿道长有何仙法,不过三帖药下去,七皇子便大安了。

经此一事,永寿道长之名更盛。

宋嘉言是个很特别的人,不论宫中人如何笃信永寿道长,宋嘉言从来不会接近永寿道长。直至九皇子一场暴病。

九皇子自三月初被抱到慈宁宫,一直平平安安地养在方太后跟前。方太后虽极厌恶宋嘉言,但这是嫡出的孙子,好端端地交到她手里,方太后并不敢有半分亏待九皇子,更不会使什么小动作。无他,九皇子就养在慈宁宫,有半分不是,方太后就是第一嫌疑人。

方太后把九皇子抱到膝前,不过两样私心:一是想着把九皇子养熟,日后总有她老人家的好处;二则,就是为了叫宋嘉言收敛些,拿着九皇子威慑宋嘉言。

宋嘉言恨不能日日住在慈宁宫,不肯离九皇子半步,还着宫人嬷嬷抱着公主来看望九皇子,宋嘉言落泪道:“龙凤双生兄妹,总会有些感应。”

方太后亦是急得不得了,求神拜佛的法子都用上了。

宋嘉言哭道:“都说九皇子星象大吉大利,两个月就能来替母后消灾挡难,现在这是怎么了呢?如今九皇子这般,再不能替臣妾在母后跟前尽孝了,臣妾只求带他回凤仪宫去。”

方太后被宋嘉言说得无地自容,跟着捶胸顿足地哭:“都是我这老婆子没用……”

昭文帝给老婆老娘哭得头大,宫妃们听说九皇子病得险,纷纷过来探望,连带着皇子公主们都来了。方太后一见到乖巧可人的七皇子,顿时精神一振,道:“上次七皇子病得险,太医不中用,还是道长医好了七皇子。”接着就要宣永寿道长进宫来。

病急乱投医,七皇子已经被永寿道长治过了,方太后宣永寿道长进宫,竟无一人阻拦。或许,连同昭文帝都盼着神仙显灵,救幼子一命。

道士救人,无一不是丹方药术。

永寿道人对九皇子望闻问切一番,拿出两粒药丸,命人用温水化开给九皇子服下。当晚,九皇子的病情就缓解许多。宋嘉言的心也落了地,当着太医院院史的面儿训斥道:“国家养着你们,我与皇上这样信任你们,不想你们这样不中用,对皇子的病症束手无策,简直比不上道长一指。太医院之名,不过如此!”

接着,宋嘉言大笔赏赐了永寿道人。

永寿道人谦而又谦地收下了赏赐。

九皇子病了一场,想到九皇子的孪生妹妹五公主生得白胖可爱,从未有什么灾痛,偏九皇子叫人操心。昭文帝已经动了把九皇子送回凤仪宫抚育的心思,只是甫一开口,就被方太后眼泪模糊地挡了回去。

方太后从未料到,她会栽到活神仙永寿道长身上。

永寿道长非但在宫中名声响,正因为宫中方太后对他敬若神明,如今永寿道长又医好九皇子的病,外面贵妇平民更当他活神仙一般。

不料,永寿道长前脚进宫,后脚道观被抄没。里面搜出的东西就不必提了,小小的一座道观,连地宫都有。地宫珍藏的不是别的,竟是几个姿色各有千秋的女孩儿。再一查,还是被拐骗的女孩儿。

送到大理寺一审,道长骨气不怎么样,连带着趁进宫时机给皇子下药,之后再给皇子服用解药的事都抖了出来。

宋嘉言满目惊恐,跟昭文帝道:“母后定是不知此事的。母后为人慈善,受到歹人欺骗,此时定是气恼至极。臣妾陪着皇上去瞧瞧母后吧。”

时至此处,方太后再无脸继续抚育九皇子,满面羞愧地将九皇子送还凤仪宫。

永寿道长事发,方太后颇是无地自容。

若只是被骗些香火钱也就罢了,关键还危害到了皇子。而且,不是寻常的皇子,是嫡出皇子。方太后这回是真病了。

宋嘉言颇是明白事理,听昭文帝安慰了她一番好话,便对昭文帝道:“母后在宫里受那妖道蒙骗,唉,不要说母后,就是臣妾素来不信佛道,这次不也病急乱投医,信了那妖道?这事儿,与母后无甚相干。九皇子养在慈宁宫,向来无灾无病,身体康健。母后是皇子的亲祖母,一时不慎被妖道利用。只是,母后心里内疚自责,难以排遣。待明儿,臣妾带着九皇子去慈宁宫给母后请安,加以劝解。好在九皇子福大命大,并无大碍,这也是祖宗保佑。倒是有一样,皇上可得好生查查。母后为人心软,怎么会信一个道士的话?到底是谁把妖道举荐给母后的?不但蒙骗了母后,还对皇子下手。看到九皇子,我就想到七皇子,当初,那孩子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当好生查一查。这样直接将手伸到皇子身上,所谋岂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