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铮铮到耳带哀声(第2/2页)

“好些了吗?”齐克新问。

“好多了……”褚仁一笑。

“以后除了年节行大礼,在我面前,不许跪着。”齐克新说道。

“啊?”褚仁有些困惑。

“膝盖伤成这样,怎么不跟阿玛说?”

“阿玛不是在我的气,在罚我吗?有什么可说的?”褚仁摸不着头脑。

“越活越笨,小时候还知道讨好求饶,现在反倒不会了?肯为旁人求我,就不知道为自己求我吗?”齐克新嗔道。

“诶?”褚仁有点糊涂了,齐克新这是唱的哪一出。

“我帮你挑两个模样心性都好的丫鬟,等你伤好了,就收了房吧?”

“啊……”褚仁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齐克新的思路。

“若能给阿玛生下个一男半女,那时候你若想回山西,阿玛就放你回去。”

褚仁的眼睛一亮,忽地坐了起来。这一下牵动了背后的伤处,又痛得呲牙咧嘴。古尔察忙上前扶住他,把他揽在自己怀里。

褚仁这些年心心念念,一直发愁的这桩事情,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处理才不会伤了齐克新和古尔察的心……此时就这样被齐克新这样轻易地点破了,答应了,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阿玛也打你这岁数过来的,所以不会拘管你。只是,你先要帮阿玛留个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阿玛现在也就这点念想了,你千万别让阿玛失望。”齐克新这段话说得断断续续的,很是艰难,似乎也是难以启齿。

齐克新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重要的是,能和你喜欢的人过一辈子……等你老了,你就明白了……”

古尔察看着齐克新,齐克新也看着古尔察,千言万语,都融化在这四目交投的视线中,不必言说。

褚仁脑中一片混乱,愣了好一会儿,才点点头,说道:“那就找个性子活泼开朗,出身低微,心气儿不要太高的,不能让她一辈子郁郁……”

这话一出,齐克新和古尔察都呆在了当地。

褚仁皱着眉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心头灵光一闪,嗫嚅道:“我额娘……也是这样吗?”

齐克新缓缓点了点头,“可惜她福薄,生你的时候难产死了,否则看到你今天的样子,不知道该有多欢喜……”

古尔察叹道:“到底是父子连心,连这句话,都和当年那句一模一样……”

“外面震情如何?”齐克新问古尔察。

“还好,寻常百姓之家,约有一成房屋有损,南城更重些,九门提督已经下令寺庙祠堂收容无家可归的灾民。”

“我们赊粥吧!趁现在还是端重亲王府,让四九城都知道知道咱们。”褚仁很是兴奋,这些天一直被郁闷着,可算能找到个途径发泄一下,而且,这种发泄,就算是皇上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齐克新沉吟半晌,方徐徐说道:“也好……也是功德。吩咐下去,就在府门前,搭个粥棚吧。”

褚仁拍掌叫好:“一直到我们搬家之前,这粥棚不能撤!凭谁搬进来都让他难以下台,撤了粥棚会挨骂,不撤,那就继续烧钱吧!哼!”

“你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齐克新嗔道,但语气中却充满了宠溺。

“这里又错了。”齐克新指着一处笑道。

褚仁仔细比对了原稿,一吐舌头。

“我给你记下来,揽总儿一起罚你!”齐克新笑嘻嘻地打开一个折页,上面写着两个正字。齐克新左手拿着笔,在第二个正字后面歪歪扭扭地添了一横。

褚仁伸长脖子去看,“多少了?”

“十多个了……”

褚仁又是一吐舌头,心虚地问道:“要怎么罚?”

齐克新故作神秘地一笑,“我还没想好,待想好了告诉你。”

这几日,褚仁的伤略好了些,便和齐克新一起,继续整理那些笔记。自地震之后,两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褚仁也渐渐放肆起来。但齐克新丝毫不以为忤,脸上始终带着笑。

古尔察推门进来,递过一份邸报,“山东又震了。”

齐克新接过来看时,见上面写着:“山东濮州、阳谷、朝城、范县、观城,地震有声。”

“成灾了吗?”齐克新问。

“还不知道……”古尔察摇头。

“看样子,似乎比京城那次大,但又比上次陕西的小些。陕西那次听说整个城垣都震塌了。”齐克新沉吟道。

“一个月内,接连三次地震,死了三万余人,今年这是怎么了?”古尔察感慨。

齐克新蹙着眉,思索了片刻,突然幽幽说道:“这倒是上天成全了。”见褚仁不解的看着自己,又补充道,“你和傅眉想着的那事儿,只怕有望了。”

不久,京城传出了流言: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3],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说是北方接连大震,乃是京畿逆贼横行,朝廷剿抚不利而至阴盛阳衰之故。”

随即,顺治帝便下诏罪己:“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4]。朕亲政数载,政事有乖,致灾谴见告,地震有声。朕躬修省,文武群臣亦宜协心尽职。朕有阙失,辅臣陈奏毋隐。”

五月七日,一道圣旨送到了河南巡抚手上,“这拿获叛贼宋谦等,着即审明正法,未获叛党,着各该督抚严查缉剿,以靖根株,但不得连累无辜。”

第二日,宋谦便被就地正法了。

注:

[1]《清实录》:顺治十一年四月,“壬申。辰刻。地震。

顺治十一年六月,“丙寅。陕西西安、延安、平凉、庆阳、巩昌、汉中府属。地震。倾倒城垣楼垛堤坝庐舍。压死兵民三万一千余人,及牛马牲畜无算。”顺治十一年八月,“山东濮州、阳谷、朝城、范县、观城、地震有声。”

因情节需要压缩时间隔。

[2]顺治官窑在十一年开始烧造,陆续烧制了几年后又停止,因此顺治款的瓷器比较罕见。

[3]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出自《国语·周语上》

[4]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是顺治十四年京师地震时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