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沾亲带故(第2/2页)

连蔓儿走进早点铺子的时候,张氏和连枝儿已经差不多将饭菜做好了。

原来连枝儿在老宅将猪和鸡鸭都喂好了之后,没等到连蔓儿给她送饭。她就自己过来了,看见大家伙都在新铺子那边不知说些什么,她也没去掺和,就先到铺子里来做饭了。

“蔓儿,发生啥事了?”五郎就问连蔓儿。

连蔓儿就将沈六和沈谦来访的事都跟五郎和小七说了。

“继祖哥咋回来了,他没去上学?”连蔓儿问五郎和小七。

“去了,我和哥到私塾的时候,还看见他了。”小七道。

“那是谁把他找回来的,没找你俩?”连蔓儿又问。

“不知道,没人找我们。”五郎道。

一会连守信也回来了,一家人就放了桌子,开始吃饭。

“娘,我看我爷和我大伯他们好像挺高兴的,……后来,他们都说啥了?”一边吃饭,连蔓儿就问张氏。难道是连老爷子向沈六求了什么,然后沈六答应了?

“也没说啥,沈家六爷就问了问地里的收成,还问了你爷多大年纪,老家是哪的。”张氏看了一眼连守信,这才说道,“我也是头一次听说,孩子他太爷是从府城搬来的?”

“小时候好像听老爷子说过一回,我都不记得了。”连守信扒了一口饭道。

“……咱家真跟沈家有亲戚?”张氏有些将信将疑地道。

“娘,咋回事,啥亲戚?”连蔓儿吃了一惊。

“我这也糊涂那……”

张氏又看了一眼连守信,这才告诉连蔓儿。原来连老爷子说起祖籍,却是府城人。然后沈六就问身边的一个老家人,是否认得府城连家的人。

那老家人就说府城有一户姓连的人家,和沈府是老亲,后来似乎是搬走了,慢慢地断了来往。那老家人还问了连老爷父母的姓名,是哪一年搬到三十里营子的等等。可惜父母过世的时候,连老爷子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也说不大清楚。不过他记得,他父亲是个读书人,常跟他提起他家原来是清贵的人家。

后来那老家人就说,或许,很有可能,连老爷子的父亲就是那户连家的后人。

“不、不会吧。”连蔓儿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