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误人误己(第2/3页)

“还有这样的?!”梁玉直噎眼儿,她一个土包子,对爵位是真不大敏感。【这他娘的就混蛋了!】

袁樵跟梁玉想的是一样的,婚前心里有个人,没什么,萧度不是也老老实实娶妻了吗?婚前有个儿子,也没什么,袁先不也是儿子吗?要命的是,娶了妻子之后,不能敬她,还要她娘家出力把这爵位给保住……

【他的父母没有错,并不曾纵容他随心所欲。他人品也不算太差,定亲前自己把事儿说出来了。可是这最惨烈的后果,却是要最无辜的人去承担。】袁樵也不大忍心。

袁樵道:“先不要急,这个就容易打听了。先问出这个来,再问他的‘爱子’是怎么回事!”

梁玉道:“好!”

他们两个人的效率比梁满仓要高得多,说亲的时候,都是瞒着坏的、宣扬好的,梁满仓派人打听,打听不着要紧的消息。梁玉这里却有一个与三教九流都有点联系的吕娘子,当年吕娘子要做个好人的时候,断了不少线,如今大事做不得,打听个人家还是拣得起来的。

第二天,梁玉就拿到了桓敖家的大致情况,桓敖他爹元溪县男就他一个儿子,打小宝贝。他们家的爵位也确实是快要完了,再不想办法立功,又或者是得到圣眷,眼瞅就不能再吃封户了。此其一。

桓敖有个心爱的人,不幸明珠蒙尘生在贱籍里。桓敖对梁芬不假词色,为了这个美人却可以与父母闹上好多次。他父母只有一个儿子,又不能打死,却坚持不让这女人进门。没奈何,桓敖在外面置了个外宅,把美人儿养在那里,前两年就生了一个儿子。

吕娘子打听得这样的情况,恨得咬牙切齿:“真是个畜牲!”吕娘子自身经历坎坷,见到桓敖这作派,忍不住对梁玉说:“这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大娘必不能嫁他!”

她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最好不要宣扬,宣扬了对梁家也没好处——梁芬这都第三回 说亲了,名誉伤不起。拒绝就正中桓敖下怀,他的亲事又说不成了,依旧可以与美人儿双宿双栖,熬到爹娘伸腿儿了,美人、爱子往家一接,就是吉祥的一家了。

不拒绝,就是把梁芬往火炕里推,梁家没这么蠢的。

明知道要如桓敖的意,梁家也什么都做不了。他们无权无势,也不值当为这件事情去惊动桓嶷。这个闷亏是吃定了!

梁玉头一回被人憋得这么惨:“癞蛤蟆跳到脚面上了!他娘的!”除非派人盖桓敖的麻袋,不然就憋着。

梁玉道:“换身衣裳,咱们去他那外宅看看。”带上吕娘子,两人往外宅那里看了半天,只见门户紧闭,也不见里面的人出来,更听不到什么调笑的言语。偶尔有几声稚童的嗓音传来,惹得一个女子轻笑,端得是安静详和。

梁玉叹道:“罢了。回去吧。”

回到梁府,梁玉没有遮遮掩掩,将如何在无尘观里遇到桓敖,桓敖怎么无礼,怎么自己说了有外室,又怎么打听到了外宅等事都讲了。将元溪县男家的爵位的情况也讲了:“忒不划算了。”

梁大郎心里算一下,道:“他家那个官儿,咱家除了阿爹和我,没一个比他们高的。有帮他们的功夫,还不如给自家挣一个哩。”

不划算。

梁玉舒了一口气:“那就拒了呗。”如果只是婚前有个外室,有个儿子,答应了也说不定。顶多两家约好了,把妾和外室子都打发了。外室子不叫他进门,无论爵袭还是继承家业都要靠后。哪怕梁芬自己没儿子,后来再给桓敖纳妾生子,自己抚养,都比外室子更名正言顺。解决!

如果男家的势力再大一些、桓敖的前途再好一些,很多人家都会这样做。至于女孩子的委屈,那算什么呢?正经的娘子做着,那么好的夫婿挂在你名下了,还有什么不满?

但是元溪县男家的情况就不划算了。

梁玉故意把这要点放到最后,明明白白地算了出来:“费这个力气,何不找一个听话懂事的呢?非得给自己找麻烦。要是桓敖能答应,那能选的人就多了去了!”满城的勋贵家里脑子清楚的怎么也能找着一个来。就拣爵位快要没有了的,听话的。

当然,依梁玉的意思,梁芬现在这样就挺好。如果不是遇到袁樵,她在无尘观里住得也很自在,未必就肯嫁人了。

不过她出嫁女儿,娘家的事儿她管不着,只能点到即止,而后回家。将自己准备好了,往东宫去看望太子妃和朱良娣。

~~~~~~~~~~~

东宫里透着一股暖意,不同与天气的暖,是一种人心上的暖。太子妃与良娣都有身孕,虽然有些长子、嫡子的困惑,终归是有了,大家心情都不错。

梁玉对宫人大方,对东宫也大方。她算了一下,南北两个作坊今天的产出够维持运转,多出来的她都给花了,大部分花到宫里。今天也不例外,因为是太子妃有身孕之后第一次探望,又是一叠礼单。

太子妃不好意思地接了放在一边,轻笑道:“三姨也知道了么?不想说的。”

梁玉笑道:“想不想说,都是喜事。我高兴。”

太子妃轻声问梁玉近来可好,与梁玉说些家常,丝毫不提及官场。太子妃谨慎,梁玉更高兴,待太子妃说到:“现有两个孺人,也不见三郎有特别的喜欢。我有心给他寻两个可意的人,又怕有人说太子多内宠,真是左右为难。”

劝谏的倒不一定会有坏心,然而容易坏事。譬如当年的冯迁,一片好心劝太子,却容易被人拿来做文章。

梁玉问道:“宫里近来还安静吗?”

太子妃道:“我近来也不大去那边了,只偶尔给淑妃娘娘问好。”

聊不几句,程祥来了:“圣人听说三姨来了,宣呢。”说得并不很正式,梁玉就知道桓琚也是一时兴起,并没有准备好重要的事要讲,随口跟太子妃告辞,就要离开。才迈了一步,收回脚来,问道:“去哪儿?”

程祥笑道:“不愧是三姨。”

不是去两仪殿,而是去群芳阁。

【后宫呀。】太子妃摸了摸鼻子,笑道:“我陪三姨去吧,忽然就坐不住了,想是这孩子太调皮了。”

挽着梁玉的手,将梁玉带上她的辇。程祥轻叹一声,走在辇边,低声道:“王才人陪着圣人说话,说外家真是气派,连宗室都看不上呢。”

【啥玩儿?】梁玉俯下身,揪着他的耳朵说:“你给我说清楚了。”他娘的王才人真当自己是凤凰了吗?不把你薅成秃毛鸡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太子妃也很关切,先说:“外家何其恭顺!”

程祥捂着耳朵:“三姨,好三姨,亲三姨,松手,我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