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父子兄弟(第2/3页)

“哦?什么时候?怎么安排?”

梁玉解释道:“是我的主意。总关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这些事都是要学的。放心,都安排好了,我向湘湘求教过,宋郎君也回来了,也说要帮忙。”

桓嶷又问这二人是谁,听了之后点头:“刘家是不错的呀,宋奇?那是简在帝心的人,他肯帮忙……哦。”他明白了。

梁玉道:“嗐,多个朋友多条路呗,我见过的人少,他这样就算我见过的人里顶会办事的人了。不过他有点怪。”

“怪在哪里?”

“我说,杜家、赵家,咱们梁家高攀不起,他说,那就不用上赶着叫人笑话了。严家、李家、袁家待梁家不是挺好?就行啦。反正,圣人也没说什么。不瞒你说,我有点怵徐国夫人,就躲了这个懒。”

桓嶷将头搁在梁玉的颈窝,笑得发颤:“三姨,三姨,跟我说话不用拐弯没角的。我虽听得懂,不想在你这儿费这个劲。”

梁玉的脸刷地挂了下来,伸手推开了他的头:“你给我起开!我再你量尺寸,闲着也是闲着。行吧,那说实话,萧度你打算怎么办呐?他就只有脸比别人强,论别的,都有比他更好的。还傻。搁你这儿真叫人担心。就他那脑子,我有八百个办法用他来害你,我这不是吹牛。”

姨甥俩从座上爬了起来,桓嶷命人取尺子来,对梁玉道:“三姨别小瞧他,他还不是最傻的,这朝上乱七八糟的货色太多了。譬如凌庆,琵琶弹得倒好,啧!”剩下的话他就不讲了,凌庆是凌贤妃的父亲,江湖传说,凌庆年轻的时候还是某人的娈童。这经历颇为污秽,就不要说出来脏了三姨的耳朵了。

梁玉接过了孙顺手里的软尺,一面量一面说:“那搁你这儿我也担心。”

桓嶷想了想,道:“萧范把长子召回京来了,且看他们怎么处置吧。若是不行,哼!”

他才十五岁,脸上还带着少年的圆润,梁玉忍不住掐了一把他的脸:“好凶呀。”

桓嶷的脸也板不住了:“三姨!”

两人笑闹了一阵,把孙顺看得目瞪口呆,三姨这也忒不客气了。桓嶷从未与同龄人这样相处过,他母亲也不得宠,自己也不得志,从来活得谨慎,与姐妹也玩笑不起来。

到梁玉说要去跟梁婕妤道别的时候,桓嶷心下不舍,还是说:“路上小心。外祖父的寿宴,我会派人过去的。宋奇……我会想办法的。”

梁玉道:“要你想什么?告诉你是叫你别担心,这寿酒有人看着,坏不了事。宋郎君有他自己的本事,叫他干干净净的做官呗。这些官儿啊,别沾裙带最好。”

【不不不,有裙带他们才更安全。】桓嶷笑笑,也不反驳。梁玉越无拘无束,他越喜欢,越能觉得有股活力灌注到了自己身上,带得自己也轻盈了起来。他愿意守护母亲、守护大哥留下的一切,但是那些都是有重量的,压在身上,并不很舒服。会让他有一种殉道者的慷慨凝重,欢乐之趣却很少很少。

亲自将她送到门外,送下台阶,梁玉笑着说:“我还来呢,你去干正事儿去吧。外头的事情不用惦记,有我呢。”

嗯,还能给他解忧。

~~~~~~~~~~~~~~~

梁玉去梁婕妤那里了,后宫近来安静得令人不安。梁婕妤跟凌贤妃结拜了,徐国夫人居然忍得住!说梁婕妤跟李淑妃结拜信的人还能多一点!说徐国夫人跳起来打烂了昭庆殿,大家才会觉得合理。还有李淑妃,竟变成了一个慈祥的祖母!依她的脾气,从丧子之痛里缓过劲儿来,不得把这二年挤兑过她的人一个个按着脑袋塞井里?!

但是,各方就是没一个闹的,真是奇也怪哉!

唯一不觉得奇怪的就是桓琚了,他认为这样真是好极了!尤其令他满意的是,桓嶷终于有个“长兄”的样子了,虽然还不如大郎,但是一直在努力学着大郎,这就很好了。桓琚本也担心三儿子撑不起来,兼之先前凌贤妃跟他哭诉过,怕儿子“不容于东宫”。

现在看看,三郎做得多好呀!弟弟们接过来教着,凌贤妃跟梁婕妤结拜了,他还送贺礼。也没有对杜皇后那边言听计从,也没有言必称司空如何如何。很好!贤妃就是瞎操心,女人都这样,不冷静。桓琚又有点可怜凌贤妃,想要给十二郎、十三郎两个更高的待遇。思前想后,又没办——这些都留着叫三郎给他们吧。

自己将恩都施完了,三郎拿什么施恩呢?由三郎对两个弟弟加恩,弟弟们才更会亲近兄长,皇室才会更加安定。否则养大了两个幼子的心,他们万一受小人教唆,怕没有好下场呢。

听到桓嶷求见的时候,桓琚心情颇佳地让他进来。问他今天学得如何。

桓嶷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又将几个弟弟的情况逐一汇报。桓琚听他说得清楚,还为五郎稍加掩饰,说他“活泼”,心里高兴,又忍不住嘲笑:“行啦,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吗?还有四郎,一定是阴着脸的!”他就不爱这样出头露角不正模正样的货!

桓嶷笑笑,也不说话。

桓琚看谁顺眼了,就跟谁多亲近,问道:“你呢?近来还缺什么不曾?你还供着阿鸾她们呢。”

桓嶷道:“儿的用度尽够了,放在那里也是生灰。听说,闺女要娇养着的,尽着阿鸾用嘛。反正有淑妃娘娘与大嫂教导,不怕惯坏了。”

“你才多大?敢说儿女经?缺了别哭。”

“不哭,不过有一件事,须请阿爹出面。”

桓琚乐了,桓嶷极少向他请求过什么:“那是什么事?”

“刚才三姨来,说梁满做生日,让我不要担心,有人帮忙看着,出不了纰漏。说帮忙的人是宋奇。他也怪可怜的,一朝领命,回京还要善后。”

“这算什么事?”

“他是朝廷官员,并非东宫属宫。若是谏儿臣的,儿臣自赏他。除此而外,岂可擅专?”

桓琚心里很高兴,涉及朝廷官员,儿子有事就跟他汇报:“你赏他就是了。他是个有老干的人,做官亦好,此番出京,颇知人间疾苦。对方上的事情,你要多问问他。”

“是。”

“梁满家里能有多少事情?这就召过来吧。”

“是。”

无论是梁满仓还是宋奇,在至尊父子这里,都是小人物,桓琚将一叠奏本推给儿子:“你来读读看……”

~~~~~~~~~~~

梁玉回到家里,正逢着宋奇被叫到宫里。来的是东宫的人,见到梁玉老老实实弯腰叫:“三姨。”

梁玉就问:“咦?殿下有什么事忘了说了吗?”

宫使道:“是宣宋奇。”

梁玉笑骂:“他怎么这么多事?叫他别管了的!”又命再拿钱给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