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收购站(第2/6页)

老大爷以为他们这是害怕他会找麻烦,便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反正都是废品,堆哪儿不是堆,还得摆个造型咋地?

老大爷逛了一圈又出去外面守着,木老头却感觉不对,他环顾四周,却突然发现少了一个人,“小丫头呢,怎么没看到她?”

魏淑华终于找回身体的控制权,她手脚发软地扑到地上,正准备搬书,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爷爷,我在这里,书倒了挡住我的路啦!”

她顿时松了口气,闺女没事。

尽管知道顾瑾玉拥有神通,她也曾三令五申,在遇到生命危险时,顾瑾玉必须立刻进入山谷。

有了这层保障,她闺女该是不会再遇到危及性命的事。但知道是一回事,在发生意外时,她却免不了替闺女担心,这也是人之本能。

顾瑾玉还不知道她差点把魏淑华吓到,此时她正坐在一堆书上,随意拿起一本,翻开一看,好多字都不认识。

微微泛黄的纸张被棉线装订起来,也许是遭受过严重破坏,棉线松松垮垮,书页要掉不掉。

她凑近闻了闻,除了霉味,书页上似乎还散发出隐隐约约的墨香气。她曾经听魏淑华说过,只有值钱的墨水才会散发出香气,这本书看起来好旧,却还能闻到香气,肯定很值钱。

她赶紧将书收起来。

收书的时候她才发现,下面还有好几本长得很相似的书,她每本都闻过了,香味都是一样的,她全都收起来了。

靠着闻味道,她又陆续找到几十本线装书,大部分都埋在下面,要不是书山倒塌,她还发现不了。

顾瑾玉捂嘴偷笑,像只得逞的小狐狸。

等外面的人把书搬开,留出一条可供人进出的路时,顾瑾玉已经装了好几百本书,有散发出淡淡香气的线装书,更多的却是乱七八糟的书,她看着挺新的,就都收了。

魏琳琅也找到不少养殖家禽的书籍,不过多是关于养猪的,还有教人科学种田的。他想着就算他用不着,拿回去也能给别人用,就都放在一起,准备拿去称重。

除了顾瑾玉收进山谷的书,他们还买了好几十本,一共花了一块二毛钱。

“姑姑,这里的书卖得好便宜啊,还有好多都是新的,真划算,我们下次还来!”离开废品收购站,魏琳琅兴奋说道,“县城的废品收购站也有这么多书吗?公社呢?”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其他地方的收购站看看啦!

木老头单手拎着几十本书,闻言便笑:“你这是运气好,刚好碰到拉回来的新货,这些应该是从其他地方拉过来的,早先并没有。”

“啊,那以前收回来的书呢?”魏琳琅有些失望,他再聪明,也还不满五岁,暂时无法理解如今的形式。

看着他澄澈透亮的眼眸,木老头撒了个谎:“以前的书都卖给其他需要的人,就像你一样。”

“那就好。”魏琳琅松了口气,他也是爱书的人啊。

他和顾瑾玉对视一眼,两个孩子都看到对方眼里的狡黠。

去书店的路上,趁木老头不注意,魏琳琅和顾瑾玉迅速汇合,两个娃娃像是连体婴似的靠在一起。

“姐姐,你拿了多少书?”早在搬书的时候,魏琳琅就猜到顾瑾玉肯定在收书,收获应该还不错。

顾瑾玉发出“嘿嘿”的笑声,她伸出两只白白胖胖的小爪子,用特别夸张的语气说:“好多好多,我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这是跟沈树枝学的话。

魏琳琅有点无语,好多是多少?

“大概呢,有一百本吗?”他说了一个保守的数字,毕竟仓库里的书实在太多了,就算搬走一千本,恐怕也看不不出来。

顾瑾玉掰着手指头儿数了数,犹豫地说:“大概,应该,可能比一百更多吧!”

“太好了!”魏琳琅双手一拍,随即又问,“对了姐姐,你拿的都是什么书?”

说到这个,顾瑾玉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她双手捂住嘴巴,怕自己把口水笑出来。

“狼弟弟,我们要发财了,全都是值钱的书!”被“值钱”砸晕的顾瑾玉完全没有想过,如果书真的这么值钱,为什么会被当做废品扔在仓库角落?

魏琳琅倒是想到了,但他并不在意。

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内容里包含的知识,好的知识才是无价之宝。

“你没拿重复吧?”魏琳琅不放心地问,他在挑书的时候就发现了,有不少书都是一样的。

顾瑾玉骄傲地抬起头:“没有一样的!虽然好多字我都不认识,但我看好了,那些字它们长得不一样。”

“那就好。”

到了书店,木老头先是问了工作人员,关于养殖方面的书籍在哪个位置,然后带着魏琳琅去找书。

魏淑华则牵着顾瑾玉的手,在文具分类挑了点东西。大队的小学很快就要开了,估计就是下半年的事,到时候,看能不能把两个孩子都送去上学。

学校会发课本,但文具却只能自己买。趁现在有机会,魏淑华准备先给两个孩子买点常用的文具。

“先买点笔和本子,等会儿再去供销社买书包。”现在流行军绿色挎包,魏淑华决定给两个孩子配上。

顾瑾玉点点头,现在的书店能卖的书籍不多,但文具却没什么影响。

看到黑墨水,顾瑾玉回味着那股墨香,眼里露出渴望之色。

魏淑华没想那么多,只以为顾瑾玉看别人写钢笔字眼馋。她考虑了几秒,又把钢笔和墨水买了。

她这边挺顺利,魏琳琅和木老头那边却不太顺利。

像这类有关养殖技术类的书籍并不多见,受众也小,能找到几本相关的就不错了,要想找到专业书籍却挺难的。

得知这个事实后,魏琳琅有点失望。

他是真的想把鸡养好,趁现在年纪小,从小就开始学,等他长大了,他就是最厉害的养鸡大户!

到时候,修路的钱有了,买车的钱也有了,电影院更会有!

可是他的计划还没成型,就胎死腹中,这也太惨了!

见小家伙闷闷不乐的样子,木老头又给他出了个主意:“你现在年纪还小,就算买到书也不好实践。这样,你先跟大队的养殖能手学学经验,有什么疑问,你可以拜托这些人帮你问。”

问谁呢?当然是写信问他!

“我们单位有个同事,他爹以前是农业大学教授,你到时候写信给我,我去帮你问问看。就算他本人不知道怎么养鸡,但他肯定认识会养鸡的人。”木老头笑得像个狼外婆。

魏琳琅不太信任他,更不想麻烦他,因此拒绝:“我听说公社有兽医站,还有农技站,我去问他们。”

每个公社,甚至每个大队实际上都配有兽医和农技员。但桥头公社那边偏僻,养殖业和农业都不太发达,技术好有门路的兽医和农技员哪会被分到桥头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