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花朝(下)(第2/3页)

等那主仆走远了,顾熙言才淡淡笑道,“妾身在盛京待了这么些年,这段家小姐我竟是没什么印象,也不曾来往过。定国公夫人可是与她相熟?”

定国公夫人道,“不过是我母家和那段家有些姻亲关系,我那娘家嫂子乃是这段家嫡女的姑母,故而我才认得这位韩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此女素来娴静非常,平日也不过是读书、下棋来打发时间。”

“平阳侯夫人未出阁时,常和那白家的白明阮、贺家的贺斯盈一同混迹诗社雅集,整日忙着玩闹,又怎会见得到人家的面儿!”

顾熙言脸色一红,“姐姐莫要打趣妹妹了!”

平阳侯夫人收了脸上的戏谑笑意,面上拢了层愁云,叹道,“说来也是奇怪。据说这小公爷韩烨当初推了好几门亲事,才定下了这段家的嫡女做嫡妻。这段家嫡女姿容贤淑,嫁与韩国公府也算是高攀了……可我听闻,这小公爷夫妇新婚不过才一个月,便已经琴瑟不和谐了……”

说到这儿,定国公夫人可以压低了声音,“——按理说,新婚夫妇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谁知,这夫妇二人竟是两厢分房睡了。”

顾熙言闻言,也是一惊。

定国公夫人虽是个性子热情外放的,可素来识大体,知分寸,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故而,今日她提这事儿,应该十有八九是属实的。

“我知道这事儿也是因缘巧合——我那娘家嫂子素来是个嘴上没把门儿的,昨日我回了趟娘家,用过午膳后,女眷闲聊的空档儿,我那娘家嫂子便将段家老夫人诉苦的事儿倒豆儿一般的说了出来!”

“那段家老夫人可怜自己孙女儿,暗地里是哭也哭过了,劝也劝过了,可据说那小公爷是个性子冷淡至极的,任新嫁娘在床榻间如何娇媚可人,那小公爷依旧是不为所动,如铁打的心肠一般。”

顾熙言也觉得奇怪,那段氏嫡女生的贤淑得体,韩烨若是不喜欢她,干嘛要推了好几门亲事偏偏去娶她呢?

上一世,顾熙言并不曾听闻韩烨的嫁娶之事,故而,实在记不得韩烨和这段氏嫡女到底是个什么结局。

只见顾熙言笑了笑,“想来各自有各自的福分,说不定那小公爷夫妇和寻常夫妇不同,私下相处时,如书卷里写得相敬如宾那般也不一定!”

定国公夫人也笑了,“这话倒是不错。天下夫妻各有各的恩爱法,咱们这些外人只能窥见一斑……且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紧要的!”

晖如公主对京中女眷不熟悉,对闺中秘闻也不感兴趣,故而听着两人说话渐渐走了神儿,正百无聊赖之际,忽见花团锦簇之间,一双玉色蝴蝶扇翅而来,正迎这春风上下翩跹。

晖如公主当即从侍女手中取了一把团扇,追着那两只蝴蝶穿花度柳,竟是渐渐出了花林,朝畅观楼的方向去了。

顾熙言和定国公夫人窃窃私语地说了许久闺中秘闻,一转眼才发现晖如公主不知道去哪儿了,问了不远处当值的宫婢们,才知道晖如公主往畅观楼那边儿走了,主仆几人忙急匆匆地跟了过去。

……

百芳苑中,落座着覆黄绿琉璃瓦的三层戏楼,名曰“畅观楼”。

此刻,畅观楼一楼的戏台上,正上演着“花神庆寿”的戏目。

顾熙言一行人刚进了畅观楼,那厢,顾昭文的妻子杜氏便差了丫鬟来,请顾熙言过去身边儿落座。

定国公夫人知道这杜氏乃是顾熙言的兄嫂,想着两人有家长里短的贴心话要说,便叫顾熙言放心去了,自己去寻了晖如公主另坐在一桌

历年花朝节,各家府上前来参祭拜花神的女眷,一般都是最年轻的媳妇主母。以往每年花朝节,顾府来参拜的人选都是顾母顾林氏,今年正赶上顾昭文娶了嫡妻,故而这前来参拜的事宜便交到了杜氏身上。

方才在百花宴上,侯府和顾府的宴桌并不紧挨着,故而顾熙言和杜氏只远远笑了笑算作致意,并没有好好说上几句话。

……

“真是天大的喜事!”

顾熙言笑道,“哥哥打小读书便十分勤奋,自打入了翰林院供奉,每日编纂文献、处理公文忙的没头没尾,如今一朝提拔、能得圣人赏识,真真是可喜可贺!”

杜氏也是面带喜色,“谁说不是呢!我虽不求夫君能青云直上,但也知道夫君心中是有治世愿景的。如今夫君一朝被提成了京官儿,能为一方百姓谋福祉,也算是顺遂心愿!”

那翰林院本是养才储望之所,除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其下设翰林学士六人,再往下,便不设官衔品级,入翰林院之臣,一并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论撰文史、科考诸事……地位清贵但无实权,乃是阁老重臣、地方大员必经的历练之地。

如今,顾昭文一朝被提拔,派到盛京辖区地方上去历练,才算是官途的正式开始。

不知不觉,姑嫂二人拉着手说了半天话,那台上的“花神庆寿”已经演罢,又换了一出“五女拜寿”的新戏来。

顾熙言说了几句话,觉得有些口渴,端起那玫瑰杏仁茶喝了两口,便瞟见杜氏面色微红,似是有难言之语。

顾熙言见状,当即直喇喇地追问,“嫂嫂可是还有什么事要说?”

杜氏只好抿抿唇,呐呐道,“这消息原是该由婆母和夫君告诉小姑的。”

顾熙言一头雾水,不知究竟是什么事儿这么神秘。

那杜氏身后的婢女笑道,“少夫人若是羞赧,不若便由多嘴的奴才来说。”

“——原是前日大夫诊脉,诊出少夫人怀了身孕了。”

顾熙言心中大喜,手上的茶盏差点都端不稳了,“这真真是天大的好事!”

“我竟是这么快就要做姑姑了!不知嫂嫂生个外甥还是外甥女儿!”

顾熙言喜不自胜,又道:“无论男孩儿女孩儿都好,都是咱们顾家的宝贝珠子!”

杜氏脸红似霞,“大夫说,这腹中胎儿不过才二十天,如今喜脉尚不明显,那日硬是叫了三位大夫分别诊了脉,才确认是喜脉无误了。”

顾昭文和杜氏月初才成婚,如今便诊出怀胎二十多天,细细数来,正是新婚之夜那天怀上的!

顾熙言笑道,“嫂嫂是个好福气的,如今刚进门儿不过一个月,便把这周身的福气带到了顾家!真真是咱们顾家的大福星!”

杜氏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接二连三的喜事乃是上天眷顾罢了。”

“既然话到此处,便不得不问一问小姑。”杜氏笑道,“这话原不该我来问——在家也听婆母念叨过几回平阳侯府的子嗣之事……”

这回可轮到顾熙言脸红了,“我和侯爷才成婚小半年,那是这么快就有的!好嫂嫂,快别问熙儿了,真真是比不上嫂嫂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