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顾三郎也是一个教育家(第2/2页)

顾大郎看着顾驰,“三弟,你学问好,你说一个,咱们听听!”

顾驰沉吟片刻,食指指骨敲了敲桌面,“问学通经济,诗书启后贤,盛业传家裕,百世受其昌。就从问开始吧。至于大宝,爹,我看‘昭’字不错。”

“ ‘昭’ ,光明也,问昭,不错,希望咱们子孙后辈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顾父满意的点点头。

三郎取的名字和字辈可真是说到他心窝里去了,自己是个种地的,就盼望着子孙后代能够学业有成,受人尊敬。

就这么,大宝正式有了名字——顾问昭。大丫、二丫也取了命,分别是顾问琼和顾问瑜。

大宝看着姐弟几人的名字,捂着嘴偷笑,“二丫妹妹名字的笔画可真多,等她启蒙时有的困难呢!”

“大宝啊”,家里人还不太熟练,总是忘记大宝的新名字。

大宝却不依,自从为他取了名,总感觉自己是个小大人,撅着嘴纠正,“爷爷,是问昭啊!”

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就是二丫长二丫短的,偏偏他还理直气壮,“妹妹还小呢,叫二丫可爱。” 真是个熊孩子·大宝。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前一天晚上顾母提了两个竹篮递给吴氏和苗氏,里面放着一条肉,肥瘦相间,大约有两斤重;一包绿豆糕,一包干果,还有一斤蔗糖。

吴氏二人惊讶的看着顾母,“娘,用不着带这么东西,留一些在家吃。”

顾母摆摆手,“听话,安心带着,你们家里也不容易,往年咱们手头紧,今年多带点东西回去。”

听了婆婆这样说,吴氏二人自是很开心,这何尝不是婆婆为她们长脸呢?外嫁女带着这么多东西回去,娘家自然很欢迎。

大郎、二郎一家子去了岳父家里,顾父则驾着牛车载着顾母和顾驰去到阳山村周家。

刚进入村头,微风吹来清脆的声音,“顾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