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牛虻原名亚瑟博尔顿,英国富商博尔顿的养子,生父为后来担任红衣主教的蒙泰尼里。早年曾身为神学院学生,家庭环境和他最初所受到的教育都决定了青少年时期的亚瑟是个笃信宗教、气质忧郁、内心敏感、心地善良、单纯诚实的人。这种敏感和忧郁来自家族遗传,也来自母亲封闭式的基督教育,还有他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相对富裕和封闭的家庭环境也使亚瑟从小衣食无忧,不知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险恶,这又对使得他对于任何人都充满友善和信任。或许如果没有和意大利革命党相遇,如果蒙太尼里没有接到来自罗马的升任主教的命令,亚瑟很有可能在神学院毕业之后去做一个虔诚的教士。但深奥的神学理论和烦琐的宗教仪式毕竟不能填补少年的精神空虚,革命党的政治理想让他感到只有参加革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然而是他性格中的这种忧郁和敏感使得他嫉妒琼玛的男友、同为革命同志的波拉,同样又是他的单纯和信任让他在向神父忏悔爱情时,泄露了革命党人的秘密而铸成了终身大错。

从一个一心追随革命的热血青年,一下子成为遭受所有革命同伴唾弃的叛徒,包括自己心爱的女人。 更为可怕的是,亚瑟突然发现自己一直景仰着的蒙太尼里神父竟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无论在眼中还是在心中,亚瑟都视蒙太尼里为真正的上帝,然而,这个上帝却是一个骗子!所有的一切,彻底摧毁了亚瑟的理想和信仰。激愤之下,亚瑟用铁锤砸烂了上帝的塑像。将自己的心灵放逐到无边的黑暗之中!在经过十三年的自我放逐之后,亚瑟成为了“牛虻”,要向所有的人揭露上帝的欺骗性、并与基督教教会做最坚决的斗争的牛虻。

“牛虻”一词是小说的核心意象和文学原型。为何选择这样一种看似嗡嗡讨厌的蝇虫作为主人公的名字?说法有二,一是神话寓意,在牛虻被处决,牛虻留给女友琼玛的小诗正是解开“牛虻之谜”的钥匙。希腊神话中,万神之王宙斯爱上河神之女伊俄,由于惧怕天后赫拉的报复,便将美女伊俄化身为一只白牛放逐于天河之滨。嫉妒成性的天后派出一只牛虻去攻击牛犊,使她颠沛流离,奔跑过半个世界。最后受尽磨难的伊俄来到非洲埃及,才恢复了人形。天后指派的“牛虻”无疑充满着“嫉妒与复仇”的意味,这暗合了小说的主旨以及故事发展过程。二是哲学寓意,“西方哲学之父”苏格拉底是一位著名的街头演说家,他擅长激发出人们自身所蕴含的知错和纠错能力,即理性。这无疑对当时的雅典统治者构成了一种实际的威胁。于是,当局以“亵渎神和毒害青年”两项罪名,将这位七十岁高龄的麻烦制造者送上法庭。面对五百人庭,苏格拉底发表了最后的申辩。他说,如今,雅典如昏睡中的骏马,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咬它、使它警醒的牛虻! 当然,雅典这匹“昏睡中的骏马”既不能理解、也不肯原谅苏格拉底这只奋不顾身、充满智慧的“牛虻”。雅典人最终判处他死刑。这也隐喻着主人公的悲剧。

牛虻:为信仰赴死如散步他,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太尼里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他的内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

牛虻最后在遗书里写下的一段话,至今成为经典: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重新动用审讯和处决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团结起来,就会给他们猛烈的反击,你们将会实现为之奋斗的宏伟大业。至于我,对待死亡将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院子,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终生只爱一个人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牛虻:也有另一场纠葛她,吉达——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她在对牛虻的疯狂爱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某些需要时的陪衬。她怎么能甘心呢?她不仅要占有牛虻的肉体,还要争取他的灵魂。可是,牛虻的灵魂除了属于革命,属于自己的信仰,还属于暗恋他的琼玛——他的同志和战友。这就注定了无论做什么,怎样做,吉达都是和悲剧连为一体的。

她虽然指责革命抢走了她的情人,却直截了当地点破牛虻感情的 真正指向——不是革命同志,不是抽象化的人民,甚至于不是关系微妙的琼玛,而只是蒙泰尼里。然而在牛虻复杂浓重的感情轮盘中,并没有一根指针是指向她的,所以这美丽感性的姑娘虽然真的爱他,却必须离开他 。“我是一个女人,我是爱过你的,就为了这个缘故,我不愿意再做你的婊子了。”

牛虻:残酷“封锁”父爱

他,蒙太尼里——曾是他的榜样和偶像,他曾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他没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亚瑟的信仰彻底崩溃。这一事件也直接决定了亚瑟时代的结束。他留给这位“敬爱的神父”一个投海自杀的假象,让这位“父亲”的内心多年来一直浸泡在灵魂的煎熬里。13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经在各自信仰的极端冲突中痉挛与压抑。父亲最后目睹了儿子的死亡,但他的灵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随儿子而去。

蒙泰尼里,红衣主教,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对世界充满着关爱,他反对战争, 希望用宗教拯救世界,他渴望儿子的亲情却不能得到,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

作品鉴赏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