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太子太傅(第2/2页)

摸透了太子的性格之后,赵九福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教导方式,国事家事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他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皇帝来,临了却毁在后宫女人的耳旁风之中,要知道历史上阴沟里头翻船的可实在是不少。

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印象是很重要的,若是你主观觉得某一人高风亮节,那么即使有人说他的坏话,第一反应也是此人善妒,而不是立刻怀疑。

赵九福深知心理学的玩法,在教导太子的时候便潜移默化的将自己想要的形象输入进去,这并不是他想要掌控太子,而是为自己的将来留下一条退路。

在皇帝的面前,赵九福几乎是不用掩饰的,因为他们想要的大周未来几乎是相同的,赵九福本人也没有多高的权利欲望,所以他们才能君臣相得。

但是太子却不同,他们没有同甘共苦的历史经历,也没有相同的志向,他可以明确的感觉到,这位太子是绝对没有如今皇帝那种野望的。

若不是其余的皇子也都不符合皇帝的喜好,恐怕这位嫡长子即使出身尊贵,也不一定能登上太子的宝座,这一点在赵九福与其余几位皇子打过交道之后感触愈深。

不仅仅是他,太师吕靖,太保萧甯,这两人与赵九福的私交不错,私底下说话的时候不难发现,他们二人对太子的期待值也在慢慢降低。

让赵九福感到庆幸的是,这位太子虽然有诸多的缺点,当学生的时候却十分听话,可以说教导起来十分省心省力,是个十分能学习的人。

而在皇帝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之后,太子身上那种软弱的气息也在日益的减少,即使只是在皇帝的训导下藏了起来,却也难得可贵。

而让赵九福更加高兴的是,皇帝一直将他视作肱股之臣,大约是在太子的面前也多有夸赞,一段时间下来,太子看着他的眼中更多了几分重视和敬佩。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够大大的增加赵九福留下的好印象,为将来的君臣相处打下坚实的基础,天时地利人和,倒是让赵九福对未来皇朝变更的忧虑减少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