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2页)

陈光胜替他们整理着语言,“这些都是郡主今日救下来的,百姓的家人。他们是还算还有些力气的青年,想来感谢郡主的救命之恩,也是前来助郡主一臂之力的。”

宋玉笙眸间精光一过,迅速浮起了一个念头,“你们是过来帮忙的?”

为首的一个男子,是江琇芳的丈夫,一身皮肤被阳光晒的黝黑,“郡主若有需求,但说无妨,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定会一一相助。”

宋玉笙先是得意的看了一眼秦漠,才开始慢慢回话,“我还真有想请求各位的事,就是辛苦了些,不知各位愿不愿意。”

男子义正言辞,“我女儿的命是郡主救的,只是辛苦的些,又算得了什么!”

孙毅也领会了宋玉笙的意思,秦漠有伤在身,自是不便在下地劳作了。这陈光胜带来的人,若是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率先到田地里耕作,率先做了表率,那便自会有其他的百姓跟随。

孙毅暗探了一句,宋玉笙这招歪打正着,如今正是缺人之际,倒是正好给他们了一番援助。

“大家起来说话,我没做些什么,不过是举手之劳,不必如此。”宋玉笙说着,让秦六和几个侍卫,一一将人扶了起来,“我知晓大家苦楚,也知晓临江的苦楚,望各位鼎力相助。我需要你们,到临江旱地耕地,将旱掉的土地翻起,重新栽种上粮食。”

陈光胜向前听着吴同方说过了,补充道,“若是不擅长耕作的,也可跟着我和秦侍卫,到水渠工修建。这水渠修好了,临江的旱地,也就不会再像以往一样干涸。”

“这有何苦?”那黝黑的男子高声道,“我们都是临江的百姓,这是为了临江,又是为了郡主,我们自当为他尽一份心力。”

秦漠听着他们的对话,手指摩挲着手上的玉扳指,一圈圈的在手上转动,他眼底的笑意似天边一闪一闪的星星,在这夜晚里,明亮的很。而这明亮,全然是来源于他的夫人。

几个人重新商讨了事宜,大家都是愿意跟随的。

宋玉笙见沟通的差不多了,也不愿这些劳苦的百姓,白白信任了她去,“不会平白让大家受苦难,等种下的粮食生产了出来,粮税将会减少些,当做对大家的回报。”

粮税对灾区来说,是至关重要一物,种的是自家的田地,产量也是归属了自家。若能减少了粮税,那是再好不过了。

几人面上都是带了欣喜,又是匆匆跪倒在地上,对着秦漠和宋玉笙一顿磕头,表达心里的感激之情。

秦漠轻笑了一声,她是真真的聪明,恩威并重,是最好的用人之策。

十一月。

临江的干旱,总算是在九月迎来了第一场雨,又连带着十月的秋雨,稀稀绵绵的落在干涸的溪流里,无声的灌溉了荞麦田。

灾情得到了缓解,原本的水渠就是修建了大半,吴同方又带领了一帮的工人,成功修建完水渠。田地里种植的农作物,已有的产量,虽算不上多,但有就是好的。

秦漠这边忙碌了三月,宋玉笙也没闲着片刻,带着知寒有空便去伤患人家处走走看看,救了不少性命垂危的百姓,在临江一带留下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这事情也跟着传播到了京都,秦景帝很是满意,鉴于秦诺和秦漠两人的的身份,不便在临江就留。临江暴民解决了,朝廷上也有人请命前去。

于是秦景帝下了一纸诏书,让两人返京。

众人心知肚明,这次京都,怕是会有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

知寒在给宋玉笙收拾着行囊,来的时候带来了一堆的东西,真到了要走时,还真剩不下几件物件。

宋玉笙昏昏欲睡,一手支撑在眼前,眼眸又是即将缓缓的闭上。她跟着临江的百姓,操劳了许久,已是好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秦漠一进门瞧见的便是这副模样,知寒看见人,方想出声提点宋玉笙,他手指放在唇边,示意知寒不要出声。

秦漠随后摆了摆手,让知寒从屋子里退了出去。

知寒行了礼,把门轻合上。

秦漠落座在她的对面,她一张莹白的小脸,金光倾撒下,更是白皙无比。那双灵动的眸子虽是紧闭着的,也丝毫为减少半分的灵气。卷翘的长睫轻轻颤抖着,红唇胜火,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他悄悄靠近了些,离她身上独有的淡香也近了些,那香气似会迷惑人一般,让他逐渐忘了来时的想法。

再靠近了些,两人面上的距离不过一个指尖,他离她的唇,也就毫米。

秦漠阖上眼眸,动作未停,周遭的温度都跟着攀升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