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3页)

“哼,我不信,反正我劝你不要瞎搞,咱们村子现在这样挺好的。”

其他人见顾文常大伯都反对了,自然也更加不赞同,说来说去,都是那几个意思哦,一是顾文常承担不了他们的损失,二是那么大的事情,如果一旦做的不好,顾文常,甚至这个村子的支书还有公社的领导,还有很多人都会遭殃。

可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可行的,毕竟看别人吃饱饭,自己家却只能一天两顿,而且一年到头喝粥水的时间多,吃干饭的时间少,就连肉也是一年吃不了几块。

想想过的那么艰难,如果真的有办法改善吃饭问题,就算承担点风险,他们也愿意去尝试的,毕竟没有什么比吃饭,吃饱饭更重要了。

“大队长,既然别人这种的粮食收成那么好,那咱们也试试吧!”有人朝着顾文常说道。

“是啊,试试吧,反正也就一次两次,要是真的会增产,对咱们全村人来说,都有好处的。”

“是啊,是啊……”

顾文常无奈的看着他们,“我也想试啊,但是你们也看到了,还有人不同意。”

顾文常目光朝着那些不同意的人看去。

只不过一会,同意的人也连忙劝着反对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同意。

“咱们现在虽然能吃上饭,比打仗那年代要好不少,但是也吃不饱啊,这饿了总不能一直喝水吧,把肚子撑大了也没饭吃。这活着不就是为了吃口饱饭吗?”

“就是啊,就是啊……”

有些人倒是犹豫了,毕竟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吃饱饭,天下太平。

不过也有人是不管怎么劝,就是不愿意去尝试,总觉得会不好,会带来更坏的后果。

正当大家吵的激烈的时候,顾文常突然开口。

“我就问你们,你们说再坏的后果能坏到哪里?现在村子很多人家虽然是不至于饿死,但是也是吃不了饱饭的,咱们为什么不去拼搏一下?我就不信你们听说别的村子收成好,吃的饱,你们会不羡慕不动心。你们不信我,我也理解,毕竟我整天在村里,也见识少,不信我的话,你们也可以问问山子,还有秦知青,他们一个在部队军队工作,一个在重点院校上大学,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他们最有发言权了,我今天请他们来,主要我也是昨天和山子提过,山子也是认为可行的。”

顾文常这话一出,大家顿时安静下来,不敢置信的看着顾铮。

的确,顾文常的话,他们还能反驳一二,不信任,但是如果是顾铮也同意这个观点的话,这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顾铮现在是什么样的身份,他都能同意,那是不是说明,上面对这意思也是表示赞同的呢?如果是赞同的话,那么同意的人就将会更多了。

“山子,你跟大家伙讲两句你的观点吧,也让叔伯们能够放心一些。”顾文常对顾铮说道。

其实他到现在才开口,目的就是为了让同意不同意的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担心的,然后再给他们解释其中的好处,等大家差不多了,再叫顾铮出来,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铮点点头,这才站了起来。

反对的人担心的看着顾铮,先开口说道:“山子,你好多年没在家了,村里的事情,你可能不大了解啊。”

顾铮却应道:“我是很多年没回来了,不过各位叔伯放心,在部队,我们除了日常当兵训练之外,还要自给自足,我们也要种粮食,冬天也去上山割草,你们要做的事情,我们都会做,所以其实部队跟咱们村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甚至部队要比村子看的更长更远,因为我们除了日常开销,还要进行训练。”

“昨天,文常哥遇到了我,说起那两个村子的事情,说实话,我是十分赞同咱们村子也试行的,就像文常哥所说的,咱们这地方都有两个村子开始试行了,那么全国那么大,那么多农村,那么多生产队,肯定有更多这样的人去试行,在部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这些事情,我听说的要比你们还要多。”

“文常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为了大家伙的利益,如果他是那种什么都不管你们的大队长,上面下什么命令,他就执行什么命令,不给你们争取更多的好处,也许你们都会觉得他不配当这个大队长。而他今天却愿意站在这里给你们骂,听你们反对他,还死活要坚持,他都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让咱们全村人都能吃饭,吃饱饭。”

“既然也就试行那么一次两次,大家为什么不给文常哥一个机会呢,这些年他当这个大队长,也当的不错,对哪件事情不是尽职尽责的,他现在吃力不讨好是为了什么,你们想想也该清楚的。”

其他人听到顾铮这些话,最后沉默了,谁也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但是之前反对的人,却也没有马上同意。

秦玲玲也站了起来,“我也是赞同大队长的决定的。”

众人又把目光往她身上挪去。

不等有人诧异,顾文常先开口,“秦知青现在是名大学生,在咱们省城最好的大学中山大学读书,你们也应该知道,那样的学校,有多少人才。”

有顾文常这提醒,大家看秦玲玲的眼神倒是冷静了许多。

是啊,一个大学生,见识的也比他们这群扎根在农村的人多的多。

秦玲玲说,“现在还在反对的叔伯们,你们其实也可以仔细想想,如果真的可以收成更多的粮食,对咱们全村都有好处,你们也看见了,咱们村里很多人一年到头吃不了几次饱饭的,试一次,既饿不死人,也不会耽误什么,再说,不是有村子这一季都在试种了吗?你们也可以等年底看看再决定,现在大队长给大家透个底,大家同意的,可以先登记下来,不同意的,也登记下来,要是改变主意了,也可以跟大队长说,这距离明年还有很长的时间,足够大家考虑的。只要是好的事情,咱们总不能放过的,至于那些说会恢复资本主义那套的,是不可能的,田地都还是集体的,是国家的,就是算在你手里耕种,也不是你的,国家时刻都可以收回的。”

秦玲玲这话说完,众人你看我看你。

她这些话说的倒是不假。

现在距离明年春耕还早着呢,现在刚忙完秋种,这么长的时间,也足够让他们多考察其他试行的村子,看看他们是个什么样子?

没有人不想吃饱饭,他们只是不想惹事,怕惹事,只想安逸点稳定点。

当然,他们有这样的思想,却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这些人,很多经历过战乱,经历过曾经吃不饱的那三年,现在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谁不想好好的生活着,要是再出点什么事情,那可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