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5页)

现在物资匮乏,冬天时候没有羽绒服,没有暖宝宝,没有各种能让人暖和起来的工具,即便在那么南的南方,秦玲玲也觉得冷的很。

距离高考还有短暂五天时间的时候,秦玲玲还没紧张,家里的人倒是紧张起来了。

上到顾大顺,下到顾春花,连李大妮都为秦玲玲紧张起来,家里上上下下都不让秦玲玲操心,她不在家的时候,该怎么过的,现在就怎么过,让秦玲玲把所有时间都放在高考上,只希望能给家里考个好大学出来。

那几天,家里想着办法尽量吃好点,就连李大娘也时不时的,不知道从哪里弄回来一些好菜。

村子里头有不少人都参加高考,这些日子都在努力学习,知道秦玲玲学习上比较有心得,加上她又当过老师,经常下工吃饭后,都有人来找秦玲玲学习的。

秦玲玲掌握的知识还算比较全面的,就连最薄弱关于政治色彩方面的功课,之前在部队有顾铮的帮忙,也算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剩下的,就看她这些年的功底了。

她庆幸的是自己并不是重生的人,而是一个从后来世界来的人,在自己的世界,她经历更严格更难的高考,这个年代除了时代政治色彩之外,其实出题也还算不是很难的,毕竟要照顾到广大高考学子,给他们提供机会。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近,这四周围的氛围变得越来越紧张,秦玲玲好不容易压下的紧张感,又提了起来。

顾国强想方设法的给自家嫂子找来好吃野味,顾瑶把家里照顾好,顾春花也会偶尔帮忙,顾大顺李大妮两人,平时有空,还会过来看看她学习的怎么样?

杨琴来找过她几次,主要是想两人互相学习。

杨琴是土生土长这个时代的人,对这具有强烈时代政治色彩的领悟,要比秦玲玲强的多,所以秦玲玲通过她,来模拟出了不少英语和语文方面的知识。

等到距离高考只剩下两天的时候,秦玲玲觉得自己已经学习的差不多了,现在高考的满分是一百分制的,不像后世一百五十分制。特别像语文,作文会占据百分之六十的分数,也就是六十分,剩下的四十分是其他题目,所以,作文方面最重要。

学了那么长时间,秦玲玲心里有了谱,最后的两天时间,她决定给自己好好休息一下。

家里人也都说她学习的太累了,应该好好休息,当然,他们也害怕秦玲玲考的不好的,毕竟那么重要的考试。

因为人数太多,所以考场设立了好几个学习,他们镇上的中学,就成为了此次的考场。

学校距离家里不算太远,所以也不用提前在学校附近找地方住着,或者起大早,提前到学校。

高考的前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号,秦玲玲一早就睡下,等到第二天一早起来,也没有困,反而精神很好。

不过比她早起的人倒是不少,这个点,村子里头家里有人高考的,都起来了。

李大娘也一早起来,被儿子闺女吵醒的。

醒来之后,想起秦玲玲今天参加高考,却是难得的从床底下摸出两个鸡蛋,染上红色,用清水煮熟,等到隔壁房子有人出来的时候,李大娘才别扭的走了出来。

秦玲玲刚刷了牙准备进屋,却被隔壁走来的李大妮喊住。

“等一下。这个给你。”李大妮将两个煮熟还热着的鸡蛋用碗装着递给她,另外还有一条香肠。

秦玲玲一愣,“给我的?”

“嗯,吃了好考试,都说吃两个鸡蛋加这火土场,能考一百分,你就,考个一百分回来吧!”

大概李大妮很少做这种讨好关心人的事,说话做事,有些磕磕巴巴,说的不是很流畅。

不过秦玲玲这几天也的确享受了一家人给的帮助,她十分爽快的接了过来,“谢谢你了,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重望。”

被她突然笑着道谢的李大妮有些尴尬,缩了手,说了句,“你忙你的吧!记得把碗还回来。”

“好,知道了。”

秦玲玲拿了碗进屋,没多久,顾瑶也端着煮好加了鸡蛋和葱花蒜叶的汤米丝进来了。

“嫂子,早饭我做好了,你赶紧来吃点,我特别加了葱和蒜,这样你又聪明又能算了,赶紧吃了吧!”

顾瑶刚把碗筷放下,只见桌子上还放着两个鸡蛋和一根香肠,又问,“这是哪里来的?”

“大妮姨给的。”秦玲玲应道,在脸上喷了点纯露,再抹上一点蛤蜊油,这脸就算处理好了,看着镜子里头自己白净柔滑的脸蛋,秦玲玲这才满意的把镜子放好。

顾瑶见状,问道:“那你还吃的下那么多东西吗?”

“都吃点啊,吃不完不是有你们吗?”

“可是这是给你吃的,大妮姨这是让你考一百分呢,必须你吃完的。”顾瑶一边说,又看了眼自己做好的汤面,“我这个你也要吃完,这样才能考好。”

看着那么多东西,秦玲玲哭笑不得,“行行行,那我就都吃完。”反正她还在长身体,胃口不小。

吃饱后,顾瑶和顾国强姐弟不放心她一个人骑车去参加高考,非说要跟着去,临走的时候,还让秦玲玲仔细的检查着带的东西都齐了没?

“纸笔,尺子,还有准考证,都得带着。”顾瑶像个老妈子一样关心着。

对他们来说,秦玲玲不只是自己在高考,更像是一家人在高考。

秦玲玲本来也想叫顾瑶也参加考试的,但是顾瑶基础不是很好,语文方面可能还好一些,但是像英语作文数学这些,对她来说,就有点难度了,她需要再多学习一些时候才有机会步入考场,这几年就在家里学习好了。

抵达学校,门口的时候,这附近人已经来了不少,个个都是拖家带口前来的,紧张的跟什么似得。

不过他们也只能止步学校门口,考生需要带上准考证,才能步入学校。

秦玲玲刚进了去,杨琴就来了。

她现在下乡在太阳农场,户口在这里,高考也将会在这里考,等到考完之后,如果被填报的大学录取,这户口才会迁走。

两人打了招呼,互相确认了考场,遗憾的是,两人考场并不是同一个。

两人互相的鼓励了一番,趁着考试时间还没到,干脆坐在学校楼下的一颗木棉树下继续温习一些功课。

等到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两人已经去了自己所在的考场。

秦玲玲带了个闹钟,方便看时间,不只是她,很多人都带了这么一个比巴掌大的闹钟,有钱的人家,就会戴上一个手表。

在大家紧张万分的时候,一声铃声响起,高考开始了。

考场内,学生唰唰唰的做题,外面等待的考生家人焦急等待。

谁都不知道里头考试的人是什么情况,那样子简直要比里头考试的人还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