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地震(第4/5页)

她打趣道:“看来我不在家这段时间,你进步很大了。”

“嫂子,我还是没你厉害。”

“很不错了,以后再努力努力,肯定会更棒的。”

“嗯。”顾瑶应着,又说起自己最近学习上的问题。

因为嫂子不在,她只能自己看书,书本上有些知识,没有老师引导着,她看也看不懂。

“那等会你拿给我看看,把不懂的标出来。”

顾瑶却连忙摆手,“不用那么急,我明天等你休息好了,再把不懂的给你看看,你到时候在给我解答就行了。”

“嗯,那也行。”

“对了,嫂子,你去部队感觉怎么样?我哥还好吧?我听广播说,前天晚上北方地震了,派了好多人去帮忙了,我哥他……”

“你哥也去了。”秦玲玲平静说道。

担忧是有,但是已经不哭了。

“哦,我猜到的了。”顾瑶说。

毕竟哥哥是军人,这种事情,组织上有调动,就算不是一个地方的,也会派遣军队去帮忙的。

“只希望这样的事情能赶紧过去,可别再死人就好了。”顾瑶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她这些年也听过不少天灾,特别是她刚出生那几年,上下动荡的很。

秦玲玲宽慰着,“放心吧,会没事的。”

“嗯。”

休息了一晚上,秦玲玲这生活也要步入正规,虽然学校还没开课,可是家里却也忙了。

之前花生拔了之后,这几天都是顾瑶在帮忙晒。夏天天气变化的快,这边看着是晴空万里,也许下一刻突然一朵乌云飘过来,洒下一场开水,所以花生晒了好些天还没有晒干。

早上顾瑶出去的时候,天还早,秦玲玲起来的时候才把花生晒出去。

忙完之后,又把鸡从围栏里房出来,让他们去后山找吃的。

养的母鸡也半年了,小鸡已经变母鸡,现在生了好几次鸡蛋了,昨天顾瑶给她蒸的鸡蛋,就是家里母鸡生出来的。

村子里每家每户养鸡都是有限定的,这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投机倒把,甚至那些鸡蛋都是没有公鸡配种,都是空蛋,孵不出小鸡的。

这个年代,大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斤肉,唯一补身体的,可能就是这些鸡蛋了,只有到了年底,这母鸡年纪也大了,就会宰杀,等明年换一批小鸡,如此反复。

秦玲玲把母鸡赶出去,就能在鸡窝里头发现两只鸡蛋。

家里养了四五只鸡,有两只是公的,但是在长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就有阉鸡客上门把鸡阉了。

鸡放出去,四处觅食,秦玲玲则进屋去,把屋子里头的被子拿出来洗洗晒晒。

中午做饭的时候,天空突然飘来乌云,秦玲玲连忙把花生收拾好,之后太阳又出来,又只能把花生摆晒出去。

这样反复晒了两天,也总算岸边这花生给晒个干硬。

选了种留着下半季种,剩下的,则拿到油坊榨油了。

村子前去油坊榨油都是集体统一一起去的,因为油坊榨油一次也不容易,所以一般都是堆在一起。

油坊榨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要钱的,但是油榨的油枯需要给油坊,一种是给油坊钱,油枯自己留着的。毕竟油枯虽然榨油榨的差不多了,但是也还是带着油香,放进青菜一煮,那可是汤汁都是飘着油花的,很多人宁愿给钱,也要留着油枯。当然也有人不要油枯,宁愿拿那些钱去换油回来。

这榨油的时间还没统一出来,大家都忙着耕种,生产队也根据这季生产出来的粮食,上缴公家之后,剩下的按照人口分下来,连秦玲玲也有一部分。

别看她是老师,但是却是两个村学生的老师,所以两个大队那边商量,也有她的一份,只是和正常的劳动力不同,她只分到很小的一部分。

不过即便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粮食。

像花生和番薯,都是不用上缴的,花生榨油,按照劳动人口分,番薯同样也是分到没加分户,只是除了劳动力,其他上工的,包括孩子,都会分下一部分。

趁着大家忙着种粮食,秦玲玲也不能闲着,将拔了花生的地,用锄头给松好,然后将它分成两块地,一快准备种稻子,另一块小部分的,则是用来秋种花生,给明年留种。

稻子需要用到水,大夏天山上水沟多,秦玲玲按照大家那样,把山里水沟的水往农田引了过来,只要把水引进农田,将田里的泥土搅散,就会方便插秧。

稻秧秦玲玲和陈芬嫂子那边沟通好,她家没有稻种,所以和陈芬家一起用稻种,她可以给钱,也可以交换。

说要给钱,陈芬却推拒着,“这就不用了,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不过这稻子要种还得等等呢,刚开始长,得半个多月能铲秧苗。”

秦玲玲表示,一切都听陈芬嫂的安排。

这田别看不大,但是没有牛,没有人力的情况下,单纯秦玲玲一个人,也要忙上几天,拿的锄头多,这掌心都起了泡,可不好受。

不过有事情让她忙起来,倒是没有一直想着顾铮那边的事情。就像王兰嫂子说的那样,应该要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们每一次都会被眷顾,平安归来。

回到家里一周,田终于忙活好了,秦玲玲先剥好了花生,趁着空闲,就去地里把花生种下。

她带一个大家称呼为三角铁可以拉沟的东西,把打松的泥土,用三角铁尖在泥土上拉上沟,就可以种下花生,然后再把泥土用脚横着刮平,这样一来,花生就能埋在土里,再把边上的泥土用锄头搭上去,花生就算完事了。

不过,这理论很容易,看其实秦玲玲并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光是哪个三角铁,因为有三个口,重的要命,想要掌控它拉成直线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她第一次拉出来的,是歪的,直接把好好的一块地给拉散了。

第二次再拉,这拉的直了些,可是太浅了,太浅的沟放下花生并不好,很容易等花生苗长出来的时候,这花生上的根,无法扎在泥土里,结出花生。

她拉了好几次,才总算把沟拉直拉深了,看其他人家在家带孩子的大婶,把孩子放田埂上坐着,就能干活了,孩子如果再小一些,就直接背在背上干活,这力气又大,干活也快。

剩下的活倒是被拉沟还要简单的多,不过等秦玲玲忙完这些的时候,一天也算过去了。

天空一阵晴一阵雨,农田的稻谷也在抢收阶段。

别看秦玲玲家里的花生是种下了,可生产队还在忙碌着收割。

顾瑶忙的连中午也回不来,说中午让秦玲玲一个人吃饭就行。

一个人在家,秦玲玲倒吃的简单,蒸上两条番薯,再弄点稀粥,配个自己之前做的酸豆角,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