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2页)

余慧心写着写着觉得不对,这故事线有点雷同西门庆和潘金莲了,虽然灵感就是来自于这里,但她自己能编,没必要尽用人家的。

她在故事上改了改,至少玉娘的老公不是被毒死的,而是自己醉酒跌进池塘里淹死的,而且也不是武大郎那样老实软弱的人,而是个游手好闲的家暴男。玉娘在他死后改嫁金郎,很是和美了一阵,只是金郎好色人设不崩,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玉娘既然到了家里,他自然不爱惜了。虽然很难再勾搭上下一个玉娘,但青楼里新鲜的不是很多吗?

最后结局,金郎被友人骗去赌钱、败光家产,干脆将玉娘卖进了自己常去的那家青楼……嗯?是不是有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了?

不管了,反正都是套路!

要不然让玉娘在家做暗娼,金郎在门口收钱,完了还去妓院嫖?

会不会太黑暗了?古人受得了这个发展吗?写到最后不来个全灭结局,她自己都怕要崩溃。但小黄文搞这么苦大仇深,富贵闲人这个笔名怕是废了。

算了,忍住忍住,等彻底不想要这个马甲的时候再搞大事。

余慧心本想过完年就出这个故事,但天太冷了,每天顶多写三五百字,存稿一直不肥,等《金玉传》完成,怕三月暖春了。

书肆腊月没出新书,正月再不出,有点浪费之前几本书打下的基础,她便打算写个一万字的小短篇接续一下。

她在现代看过的几本著名小黄文里,都有男主在街上发情、将女主拖到小巷子里来一段的情节,便打算写这个。因为要在正月里出书,又将时间设在了元宵节。

王掌柜要是聪明,应该会在正月十六将书上市。

而余慧心动笔写的时候,灵光一闪,将这个故事作为了《金玉传》的前传。这样一来,《金玉传》的结局她就有了——元宵之夜,玉娘站在画舫上,看见岸上不少人提着花灯,想起她和金郎的相遇,懊悔不跌,投河了。

余慧心对这个结局很满意,前后呼应有没有?还比较符合当下的价值观。

但最后,她没用这个结局。因为元宵之夜,她自己“投河”了。再这么写,读者将她和玉娘联系起来怎么办?